约5210字。
10.1兰亭集序同步练习统编版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南园诗存》序
[清]姚鼐
昆明钱侍御沣①既丧,子幼,诗集散亡。长白法祭酒式善、赵州师令君范为搜辑,仅得百余首,录之成二卷。侍御尝自号南园,故名之曰《南园诗存》。
当乾隆之末和珅秉政自张威福朝士有耻趋其门下以希进用者已可贵矣若夫立论侃然能讼言其失于奏章者钱侍御一人而已今上既收政柄,除慝扫奸,屡进畴昔不为利诱之士,而侍御独不幸前丧,不与褒录,岂不哀哉!
君始以御史奏山东巡抚国泰秽乱,高宗命和珅偕君往治之。君在道衣敝,和珅持衣请君易,君卒辞。和珅知不可私干,故治狱无敢倾陂,得伸国法。其后,君擢至通政副使,督学湖南。时和珅已大贵,媒糵②其短不得,乃以湖北盐政有失,镌君级。君旋遭艰归。服终,补部曹。高宗知君直,更擢为御史,使值军机处。君奏和珅及军机大臣常不在值之咎,有诏饬责,谓君言当。和珅益嗛君。而高宗知君贤,不可谮,则凡军机劳苦事,多以委君。君家贫,衣裘薄,尝夜入暮出,积劳成疾以殒。方天子仁明,纲纪犹在,大臣虽有所怨恶,不能逐去,第劳辱之而已。而君遭其困,顾不获迁延数寒暑,留其身以待公论大明之日,俾国得尽其才用,士得尽瞻君子之有为也。悲夫!悲夫!
余于辛卯会试分校③得君,四年而余归,遂不见君。余所论诗、古文法,君闻之独喜。君诗尤苍郁劲厚,得古人意。士立身如君,诚不待善诗乃贵。然观其诗,亦足以信其人矣。余昔闻君丧,既作诗哭之,今得其集,乃复为序,以发余痛云。
(有删改)
【注】①钱沣:字东注,号南园,云南昆明人。清代书画家。乾隆三十六年进士,官侍御、通政司副使等。②媒糵:比喻挑拨是非,陷人于罪。③分校:科举考试时校阅试卷的官,时姚鼐以礼部员外郎任分校。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当乾隆之末/和珅秉政/自张威福/朝士有耻趋其门下以希进用者/已可贵矣/若夫立论侃然/能讼言其失于奏章者/钱侍御一人而已/
B.当乾隆之末/和珅秉政自张/威福朝士有耻趋其门下以希进用者/已可贵矣/若夫立论侃然能讼言/其失于奏章者/钱侍御一人而已/
C.当乾隆之末/和珅秉政/自张威福/朝士有耻趋其门下以希进用者/已可贵矣/若夫立论侃然能讼言/其失于奏章者/钱侍御一人而已/
D.当乾隆之末/和珅秉政自张/威福朝士有耻趋其门下以希进用者/已可贵矣/若夫立论侃然/能讼言其失于奏章者/钱侍御一人而已/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赵州师令君范,即赵州人师范县令,按照古代称谓习惯,“赵州”是其籍贯,“师”是其姓,“令君”是其官职,“范”是其名。
B.御史,中国古代的一种官名。春秋战国时期设有御史,秦以御史监郡,汉以后御史职衔累有变化,职责则专司纠弹、查案。
C.军机处,清朝官署名,也称“军机房”。军机处有官无吏,军机大臣按皇帝意旨拟写各种诏令,经皇帝审批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执行。
D.会试,明清时期科举考试的名目之一,因考试在春天,又称春试或春闱,由礼部主持,在京城举行,参加考试的主要为各省乡试中考中的举人。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钱沣诗集散落。钱沣去世之后,诗集散落、遗失,法式善等人也只找到了一百多首,辑录为两卷。
B.钱沣很受皇帝信任。高宗皇帝一向了解钱沣正直贤良,知道他不会诬陷别人,于是加以重用,把军机处很多重要的事务交给他去办理。
C.钱沣的遭遇令人惋惜。本文着重记述了钱沣与权臣和珅的斗争,作者哀叹他不能等到公论天下大白之时而死,惋惜人才之意溢于言表。
D.钱沣的诗如其为人。本文把重点放在表现他忠直敢言的品质上,其目的是让读者由其人而见其诗,领会钱沣的诗“苍郁劲厚”的特点。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而侍御独不幸前丧,不与褒录,岂不哀哉!
(2)大臣虽有所怨恶,不能逐去,第劳辱之而已。
5.钱沣是一个刚直不阿的人,文中哪些事件体现了他的这一性格特点?请简要概括。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一)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