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5650字。
《氓》《离骚》整合练习
一、选择题。
1.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被儒家列为五部经典著作之首。
B. 《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又叫“国风”,大都是劳动人民创作的歌谣;“雅”分为“大雅”“小雅”,大多为周代宫廷乐曲歌辞;“颂”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多为周天子及诸侯们祭祀时的乐歌。
C. 《诗经》反映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社会生活,共305篇,古时也称为“诗三百”,其创作方法基本上是现实主义的。
D. 《离骚》是战国诗人屈原创作的文学作品,作品倾诉了对楚国命运和人民生活的关心,“哀民生之多艰”,叹奸佞之当道,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
2.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不属于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B. 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C. 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D. 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3. 对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来即我谋 即:就,靠近
B. 将子无怒 将:愿,请
C. 无与士耽耽:沉溺,沉醉
D. 女也不爽爽:舒服,畅快
4. 下列各句中, “以”的意义和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 以尔车来 B. 以望复关
C. 作《师说》以贻之 D. 以我贿迁
5. 下列对诗句中加下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长太息以掩涕兮 太息:叹息
B. 怨灵修之浩荡兮 浩荡:盛大的样子
C. 宁溘死以流亡兮 流亡:随流水消逝
D. 长余佩之陆离 陆离:修长的样子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一)阅读课文第一部分1~6段,完成文后题目。(16分)
6. 下列对选段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在选段中通篇采用概述式的笔法,选择地坛中极具代表性的一些对象,通过与时间和历史、自然和生命的对话,深刻地感悟到了生命的真谛。
B. 夕阳残照地坛的断壁颓垣,时间的伟力、岁月的无情、宇宙的浩渺、历史的凝重,衬托出个体的微不足道。
C. 选段写作风格独特,在内容上打破了抒情、议论与叙事、写景的间隔,以思辨为主导,从始至终自由洒脱而又饱含情感,容量丰富,内涵饱满。
D. “仿佛这古园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一句运用拟人的手法,含蓄深挚地刻画出作者与地坛的同病相怜及精神交流。
7. 文中“地坛离我家很近。或者说我家离地坛很近”两句,看似平淡、重复,其实含意丰富。结合文本,说说你的理解。(4分)
8. 第5段描写了地坛的什么特点?结合第3段的描写,可以看出作者眼中的地坛是怎样的?这折射了作者当时怎样的心态?(6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16分)
文本一:
①地坛离我家很近。或者说我家离地坛很近。总之,只好认为这是缘分。地坛在我出生前四百多年就坐落在那儿了,而自从我的祖母年轻时带着我父亲来到北京,就一直住在离它不远的地方——五十多年间搬过几次家,可搬来搬去总是在它周围,而且是越搬离它越近了。我常觉得这中间有着宿命的味道:仿佛这古园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