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6210字。

  2023上海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考 语文试题及答案
  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
  一、古诗文(35分)
  (一)默写与运用(13分)
  1、鸟下绿芜秦苑夕,                 。(许浑《咸阳城东楼》)(3分)2、春蚕到死丝方尽,             。(李商隐《无题》)(3分)3、             ,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3分)4、 参观“一大”会址后,同学们更加了解了革命先驱的生平事迹,因此对《岳阳楼记》中仁人志士“              ,                   ”的人生追求有了更深的领悟。(4分)
  (二)阅读下面选文,完成第5-10 题(22分)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岳阳楼记》)
  【乙】公少有大节,于富贵、贫贱、毁誉、欢戚,不一动其心,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公内刚外和,好施与,置义庄里①中,以赡族人,虽里巷之人,皆能道其姓名。为政尚忠厚,所至有恩。邠、庆二州之民与属羌②,皆画像立生祠事之。及其卒也,羌以数百人,哭之如父,斋三日而去。
  (节选自《宋史》,有删改)
  【注释】①里:故乡。②羌:中国西部一个古老的民族。
  5、【甲】文作者是            (人名),即【乙】文中的“            ”。(2分)
  6、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
  (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
  (2)及其卒也(  )
  7、下列对【甲】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心态的平和。
  B.“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政治追求。
  C.“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人生理想。
  D.“微斯人,吾谁与归”是被贬谪后的困惑与迷茫。
  8、翻译【甲】文画线的句子。(2分)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9、【乙】文通过主人公①常自诵以明志;②         等言行,从正面表现其人格魅力。又通③        ;④                  等具体言行,从侧面凸显其深远影响。(5分)
  10、【甲】文说“予尝求古仁人之心”。从【乙】文看,主人公实际上是具备了“古仁人”的诸多精神品质的,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4分)
  (1)                          。
  (2)性格外柔内刚,乐善好施。
  (3)                                  。
  二、现代文(35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 题(16分)
  为自己留一道缝隙  刘可翔
  ①大千世界,滚滚红尘,潮涨潮落,生生不息。面对名与利,面对个人与集体,寂寞与热闹,失败与成功,现实与未来,有的人为自己留一道缝隙,举重若轻,收获丰盈的人生,而有的人却不堪挤压和重负,羁绊于生命之重。学会留一道缝隙,这是生命的大哲学。
  ②庄子为自己留了一道缝隙。先秦诸子,谁不想做官?谁不想通过世俗的权力来实现自己的乌托邦之梦?但濮水之畔的庄子心如澄澈秋水,心如不系之舟。面对两个身负楚王使命的使者,他持竿不顾。权势于庄子并没有什么吸引力,真正吸引他的是清波粼粼的濮水。于是历史记录了他那至今还在茫茫天宇回荡的声音:“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一句话,便推掉了在俗人看来千载难逢的发达机遇,将许多人甚至愿意用生命来求取的相位扔进了濮水。庄子守护着自己的灵魂,为心灵留下了自由舒展的空间,他的灵魂也成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