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6750字。
2023年江西省婺源县中考一模语文试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汉服,又名华服,是以衣物为物质载体,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内核的综合文化符号体系。汉服不是静态的出土文物,而是动态。在喜气洋洋的结婚仪式、青春飞扬的毕业典礼,汉服爱好者姹紫嫣红的背后______ ①着礼仪规矩。身着一袭汉服,就像把厚重的传统文化穿在身上。坐着,是一组文化修为的展柜;走着,是一阵人格______________②(mèi)力的和风。
1. 文中加点字“载”的读音正确的是( )
A. zhāi B zhài C.zài D. zāi
2. 在文中横线②处填入汉字,正确的是( )
A 魅 B. 魄 C. 魂 D. 寐
3. 在文中横线①处填入词语,恰当的是( )
A. 显露 B. 彰显 C. 呈现 D. 兑现
4.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
A. 汉服不是动态的出土文物,而是静态。
B. 汉服不是静态的出土文物,而是动态的文化符号。
C. 汉服不是静态的出土文物,而是动态的出土文物。
D. 汉服不是静态的出土文物,而是标志着动态的文化符号。
5. 选择句子填空,恰当的一项是( )
栗树大都生在山里。秋天,山民爬上山坡,收获栗实。他们先将树下杂草刈除干净。然后环树刨出一道道沟垄,为防敲下的栗实四处滚动。栗实包在毛森森的壳里,像蜷缩一团的幼小刺猬。栗实成熟时,它们黄绿色壳斗便绽开缝隙,露出乌亮的栗核。如果没有人采集,栗树会和所有植物一样, 。
A. 立刻换上新装,满带沉甸甸的果实,等待秋霜冬雪的来临。
B. 将自己漂亮的孩子自行还给大地。
C. 衰朽凋残,步入生命的晚年。
D. 坠尽枯叶,零落成泥,重回大地 怀抱。
6. 下面是我校的书法爱好者与江西省书法协会的周先生谈话中的几句话,其中表达不得体的一句是( )
A. 鄙人才疏学浅,刚才冒昧点评先生的作品已是不敬,又怎敢与先生相提并论呢?
B. 今日听了先生关于书法的一些见解,真是令我茅塞顿开,收获颇多!
C. 我惠赠给先生的物品,希望先生能妥善保管。
D. 真是对不起,学校还有一些事务要我去处理,恕不远送。
二、古代诗文阅读(20分)
(一)(每小题2分,共4分)
阅读下面的诗词,完成下面小题。
采桑子??彭浪矶①
[宋]朱敦儒
扁舟去作江南客,旅雁孤云。万里烟尘,回首中原泪满巾。
碧山对晚汀洲②冷,枫叶芦根。日落波平,愁损辞乡去国人。
【注释】①彭浪矶: 江西省彭泽县长江南岸。靖康之变后,词人离开故乡洛阳南下避难,经江西彭浪矶前往两广途中,创作该词。②汀洲:水中小平地。
7.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首句中作者用长空中失群的旅雁和孤零飘荡的浮云自寓身世经历,将叙事、写景融为一体。
B. “万里烟尘”“泪满巾”写词人北望所见所感,取景阔大,声情悲壮,含蓄地抒发情怀。
C. 最后两句点明词人“辞乡去国”以来的心情,渐趋平缓的江波,衬托出词人不平静的心情。
D. 上片着重抒情,而情中带景;下片侧重写景,而景中含情,凄清而又沉郁,有慷慨悲歌之境界。
8. 展开联想和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绘“碧山对晚汀洲冷,枫叶芦根”所展现的画面。
(二)(10分)
阅读下面两个文言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宋昭公出亡,至于鄙,喟然叹曰:“吾知所以亡矣吾朝臣千人发政举事①,无不曰:‘吾君圣者!’侍御②数百人,被服以立,无不曰:‘吾君丽者!’内外不闻吾过,是以至此!”由宋君观之,人君之所以离国家失社稷者,谄谀者众也。故宋昭公亡而能悟,卒得反国。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