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 约17690字。

  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阶段检测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从现代社会的角度来看,“修身”与“齐家”属于私人领域,而“治国”与“平天下”属于公共领域。如此,在古人一以贯之的“修齐”与“治平”之间,似乎有了一道难以跨越的鸿沟。从中国文化传统来看,“家国”之间具有某种价值上的同构性,因此,中国的老话说:“国之本在家”,“积家而成国”。《大学》讲:“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在家孝亲,推之事君;在家悌兄,推之事长,通过“孝”与“悌”在价值观念上的延展,实现从“齐家”到“治国”的跨越,“家齐而后国治”,以及最终达到德化天下的境地。所以,在传统中国社会中,“孝悌”所支撑的“家”,既具有生存论上的核心地位,同时在社会的“修齐治平”层面上也居于核心部位。但对于现代社会来说,恰恰在这里,有着“公”与“私”的鸿沟:“家”似乎属于私德,似乎很难跨越到公共领域去。
  在以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中,“家”与“国”的同构性关系一直受到很大诟病,似乎政治上的专制与家庭的伦理观念有着极大关系。在现代社会中,“家”与“国”则分属两界,有其不可通约之处。如果不能在这个关键部位有所突破,中国文化传统的“修齐治平”就再难在现代社会立足。
  事实上,在现代社会,我们同样可以在更为积极的层面上来理解“家”的作用。一如西方的宗教改革,改革之后的基督教新教对于现代社会有着极大贡献,如马克斯•韦伯关于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所做的分析那样:在现代社会,家庭成员的关系都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但是,在现代文化中,受限于个体主义与自由主义的思想传统,“家”在政治——道德建设中的作用始终是缺位的。霍耐特在分析现代社会时非常敏锐地看到,“自由主义思想,把家庭领域只是看成一种单纯给定的,没有什么进一步影响的结构,从而忽略了它在现代社会的政治——道德的建设中的作用”。这一评价是非常有见地的,深刻地揭示了西方社会因自由主义作祟而在认识“家”的社会作用方面所存在的盲区。
  霍耐特的论述有着强烈的实践智慧,具体点出了在现代社会中“家”的政治——道德意义,算是一种现代版的“家和万事兴”。“家”不再是宗法式的共同体,“家”作为专制温床的时代,也早已过去。现代家庭恰恰是培养共同合作,相互支持的重要机制。确实,在中国文化传统中,人性不是一个“个体”的自然本性,而是在“家”中教化出来的德性之人。从对最亲近之人的爱“推及”到对他人的爱,进而“推及”到对宇宙的爱,这正是“家”的教育的重要内容;“家”具有非常重要的教化功能,是“个体”得以社会化的最初和最重要的环境。在现代社会中,“家”所培养出来的善于合作的“个体”正是健康社会的基础。
  在“修齐”与“治平”之间找到新的联接点,中国文化传统重视“家”的传统,就可以在现代社会发挥更大的作用。在中国文化传统中,“家”的价值观念有重大意义,这是其他价值观念得以发挥的基础。没了这个基点,整个价值系统中的其他规范就会飘摇欲坠,社会就会迅速进入失范状态。
  (节选自孙向晨《重建“家”在现代世界的意义》)
  材料二:
  家庭这概念在人类学上有明确的界说:这是个亲子所构成的生育社群。亲子指它的结构,生育指它的功能。亲子是双系的,兼指父母双方;子女限于配偶所出生的孩子。这社群的结合是为了子女的生和育。家庭这社群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从现代社会的角度来看,在古人一以贯之的“修齐”与“治平”之间,有了一道难以跨越的鸿沟。
  B. 在东方社会中,“孝悌”观念在“家”中具有非比寻常的意义,从现代社会的角度来看,只是私德。
  C. 在以往的社会中,因受个体主义和自由主义的思想传统的影响,故而未能真正认识“家”在“政治—道德”建设中的社会作用。
  D. 中国乡土社会中家的规模是不固定的,是依着事业的大小而决定,但是在结构上扩大的路线却有限制。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认为,似乎政治上的专制与家庭的伦理观念有着极大关系,在现代社会中,“家”与“国”则分属两界,有其不可通约之处。
  B.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思想不是人类天然拥有的,而是家庭教化的结果。
  C. “家”具有非常重要的教化功能,2022年1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正是为了发挥家庭教育对培养国家所需人才的作用。
  D. 与西洋人在男女感情上开放直白不同,中国人则内敛低调,这是在中国乡土社会中养成的性格。
  3. 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能支持材料一“家国情怀”同构观点的一项是(   )
  A.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
  B.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
  C.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朱柏庐)
  D.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杜甫)
  4. 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5. 请结合材料二,概括中国家庭和西洋家庭有什么不同?
  【解析】
  【分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A.“有了一道难以跨越的鸿沟”错误。由原文“从现代社会的角度来看,‘修身’与‘齐家’属于私人领域,而‘治国’与‘平天下’属于公共领域。如此,在古人一以贯之的‘修齐’与‘治平’之间,似乎有了一道难以跨越的鸿沟”可知,相比原文少了“似乎”一词,意思变为绝对肯定了。
  B.“在东方社会中……从现代社会的角度来看,只是私德”错误,“在东方社会中”有误,偷换概念。结合“在传统中国社会中……‘家’似乎属于私德,似乎很难跨越到公共领域去”分析,材料一中是“在传统中国社会中”,属于以空间概念偷换时间概念。
  C.“在以往的社会中,因受个体主义和自由主义的思想传统的影响”错误。结合材料一第三段“这一评价是非常有见地的,深刻地揭示了西方社会因自由主义作祟而在认识‘家’的社会作用方面所存在的盲区”,可以看出“个体主义和自由主义的思想传统”是西方社会的特点。
  故选D。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小爷爷的瓜田与清风明月
  查干
  在夏夜的瓜田里,明月亮亮地照着。瓜们,圆乎乎地躺在那里,很干净的风,吹着它们,很享受的样子。那风,柔柔的、轻轻的,像是在摩挲。那种感觉,美,且又舒坦。
  我小爷爷是瓜农,他的瓜田,在一条很野的小河边。小爷爷,是我爷爷最小的弟弟。瓜地周遭,人迹罕至。野草,想怎么长就怎么长,长高长粗,由着自己性子来。清晨,它们是用露水洗脸的,我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