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1390字。
古诗文阅读
2023届天津市河西区高三三模(总复习质量调查三)语文试题
五、古代诗歌阅读
14.阅读下面的诗歌,按要求作答。
夜闻觱篥
杜甫
夜闻觱篥沧江上,衰年侧耳情所向。
邻舟一听多感伤,塞曲三更数悲壮。
积雪飞霜此夜寒,孤灯急管复风湍。
君知天地干戈满,不见江湖行路难。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句点题,“夜闻”点明了时间,“沧江上”点明觱篥声传来的位置。
B.第二句“情所向”即“寻所向”,表现诗人侧耳倾听乐音时愉悦的心境。
C.五、六两句将自然环境与觱篥急促的乐音合写,将诗人的情感推向高潮。
D.全诗内情和外物和谐统一,营造了浓厚的抒情氛围,构成深邃的意境。
(2)颈联描会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3)从全诗看,诗人“多感伤”的原因有哪些?
2023届天津市南开区高三下学期5月质量监测(二)语文试卷
14.阅读下面两首唐诗,按要求回答问题。(8分)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李白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 江城五月落梅花。
塞上听吹笛
高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两首诗中听的笛曲为《梅花落》;“梅花何处落”将“梅花落”拆开,中间嵌入了“何 处”二字。
B.“一为迁客去长沙”让人联想到贾谊因指责朝政受到谗毁而贬官长沙,此句是诗人以贾谊的不幸自喻。
C.这两首诗都是按照闻笛生情的顺序来写的;情感都感而不伤,展现了盛唐人胸中澎湃 的豪情。
D.李白捕捉“西望”的典型动作抒情;高诗开篇两句写边塞之景,营造了一种和平宁谧的氛围。
(2)这两首诗三、四句在表现手法上有相同之处,但两首诗抒发的感情却不同。请从视听转化的角度,对两首诗的三、四句进行赏析;并指出两首诗抒发的不同感情。(5 分)
2023届天津市九校高三5月联合模拟检测语文试题
四、古代诗歌阅读
14.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各题。
定林①
宋•王安石
漱甘凉病齿,坐旷息烦襟。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