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6910字。

  2023年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
  一(25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3题。(4分)
  科技创新是时代主流。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 A 科技竞争日趋激烈的现代社会,科技创新与国家、社会和个人生活紧密相联。中国的科技显现中国的元素,传承中国的文化,zhāngxiǎn 中国的特色。在科技创新的路上,我们当   B (过关斩将/劈波斩浪),不负青春时光,为强国复兴fèngxiàn灼灼芳华!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用正楷写出相应的汉字。(2分)
  2.请在A处填上恰当的标点符号。(1分)
  A处的标点符号是       。
  3.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B处。(1分)
  B处的词语是       。
  海门区开展“2023科技节”活动。你作为张謇中学的学生代表参加了活动。
  【第一站:江海博物馆】
  4.(1)江海博物馆的公共展区拟展出通海布艺创新产品。围绕这一产品,博物馆拟写了两条宣传语,请你为他们挑选一句,并说说你挑选的理由。(2分)
  知识卡片:
  通海布艺,是古时海门女子的传统手工艺,反映了江海地区百姓特有的风俗习惯、生活智慧与审美情趣。海门作为通海布艺的发祥地,传承并创新了色织土布的非遗工艺,融入了科技元素。
  A.缝制的是文化,创新的是科技  B.展示创新工艺,传承布艺文化
  你的选择:         
  你的理由:                                                                 
  (2)请仿照示例,为江海博物馆再提供一种活动形式,吸引更多人走进博物馆。(3分)
  【第二站:海门图书馆】
  5.图书馆开展读书分享会,要求围绕名著中的“科学元素”,进行阅读交流。(7分)
  (1)你用表格的形式,呈现了阅读发现。(4分)
  现代科技成果 名著内容概括 名著
  【遥感技术】可以看清楚千里之外的物体 ①                  《西游记》
  ②                 形状似一支雪茄,呈圆筒形,两端作圆锥状,蕴含巨大的动力。 《海底两万里》
  (2)科学精神无处不在,它是探索精神,是求证精神,是独立精神,是批判精神。你拟在下面选项中选择一个人物,并结合其生活经历,阐述独立精神。(3分)
  A.《简??爱》中的简??爱B.《朝花夕拾》中的鲁迅C.《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
  6.用课文原句填空。(9分)
  想象赋予诗词以美好。“八百里分麾下炙,①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那是对“秋点兵”的生动再现;“②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北冥有鱼》),那是对“鹏徙南冥”的形象描绘;“③             ,忽复乘舟梦日边”(李白《行路难》),那是对前辈先人的倾慕向往;“④             ,刚从神话的妹网里挣脱”(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那是对祖国复兴的热切期盼;“⑤             ,
  ⑥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那是对冬天雪景的奇妙想象;“但愿人长久,⑦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那是对“离人团聚”的美好怀想;“⑧             ,⑨             ”(杜甫《望岳》),那是登高望远后的冲天豪气。
  二(60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7~8题。(6分)
  石壁精舍还湖中作①
  [南朝宋]谢灵运
  出谷日尚早,入舟阳已微。
  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
  芰②荷迭映蔚,蒲稗相因依。
  披拂③趋南径,愉悦偃④东扉。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