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0880字。
2023年淄博市中考语文模拟语文试题(三)
本试题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监场老师。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个人信息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选择题需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能写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部分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
4.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修改。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每小题3分,共18分)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1~2题。
“五峰如指翠相连,撑起炎荒半壁天。”置身五指山中,萦回小路①缭绕着山岚轻雾,丝丝凉风裹挟着草木清香。登至山顶,极目俯②kàn ,白云(甲),群山浮动,流淌着浓浓的诗情画意。那一座座山峰探出云雾,似朵朵芙蓉出水,无边无际的森林,空濛深邃,苍茫浩渺,气势磅礴。
山间水库,镜平如③dǐ ;奇山怪石,蓦然④伫立;异树名花,散落其间。山依偎着水,水(乙)着山,那种刚柔并济、虚实相生的立体美令人沉醉,孕育出(丙)的和谐美丽。宁静的山寨像守望的阿婆慈善而又安详,老了青砖,湿了黛瓦,袅袅炊烟,淡淡孤寂。村口那红艳艳的木棉花舞蹈着唤醒了春天……
1. 文段中①②③④处加点字的注音和横线处应填的汉字,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liáo 阚 砥 chù B. liào 阚 抵 zhù
C. liáo 瞰 砥 zhù D. liào 瞰 抵 chù
2. 文段中(甲)(乙)(丙)三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 覆盖 反映 绿水青山 B. 弥漫 反映 一望无际
C. 覆盖 映照 一望无际 D. 弥漫 映照 绿水青山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通过几年的精准帮扶,村里老百姓住房、教育、饮水、交通等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是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脱贫发展“红利”。
B. 澄澈的池水照见了她的面容和身影:她笑,池水里的影子也向着她笑,她假装生气,
池水里的影子也向着她生气。
C. “智者阅读群书,亦阅历人生。”在一个知识快速迭代、信息大量过剩的时代,我们
需要通过阅读来提升认知能力。
D. 现在的学生在听什么音乐?是《小苹果》《最炫民族风》,还是《雪绒花》《孤独的牧羊人》,以及贝多芬和莫扎特的作品呢?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2008年,北京为世界奉献了一届无与伦比的夏奥会;14年后,北京冬奥会再次向世界传递了“春天的讯息”。
B. 从中国的简帛、埃及的莎草纸、欧洲的羊皮卷到今天的电子墨水屏,让人类的阅读载体不断演进,但人们对阅读的热爱,对精神世界的守望却从未改变。
C.稷下学宫创立于2300年前,历经前后六代上下,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学院之一。
D.“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二十四节气歌》将知识融于童谣,深受大众所欢迎。
5.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中的“风”本指《诗经》中的《国风》,词语“风雅”中“风”也指《国风》。
B. 中国是礼仪之邦,人际交往中常用到谦词,如称自己的父亲为尊君,称自己的儿子为犬子,称自己的家为寒舍,称自己的作品为拙作。
C. 司马迁所著《史记》,司马光所著《资治通鉴》,二者对后世史学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周亚夫军细柳》和《孙权劝学》分别选自这两部巨著。
D. 杜甫的诗歌《春望》《石壕吏》《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皆以安史之乱为背景,反映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和不幸,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情怀。
6. 下列句子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A.张老师,真抱歉,路上堵车了,让您恭候了这么久!
B.谢谢您对令尊的牵挂,我回家一定转告您对他的问候。
C.感谢惠顾我们书店,请留下您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D.如果你们有学习需求,我们做老师的一定不吝赐教。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共27分)
7.默写填空(10分)
(1)______,______,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醉翁亭记》)
(2)大千世界,气韵勃发,处处都有韵的回响,时时都有韵的节拍。“______,______”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这是早春西湖边禽鸟的蓬勃声韵;“______,______”(陶渊明《饮酒(其五)》),这是物我合一、浑然天成的悠然神韵。
(3)醉心于春天的“树绕村庄,______”,感受冬日的“______,胡天八月即飞雪”,充满豪情的“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无限美好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