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8410字。

  八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  试卷满分120分)
  一、 积累与运用(满分22分)
  1、请将下面的文字抄写在方格中,要求正确、规范、工整。(2分)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2、下列词语注音、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行辈(háng)  凫水(fú)  斡旋(wò)   销声匿迹(nì)
  B.糜子(méi)   震憾(hàn)   晦暗(huì)   风雪载途(zài)
  C.羁绊(jī)   蓦然(mò)  冗杂(rǒng)    人情事故(shì)
  D.次弟(dì)   束缚(fù)  亢奋(kàng)    戛然而止(jiá)
  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上依次填入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2分)   
  成语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文化,其内容          , 丰富多彩。        是对历史的广泛采撷,还是对语言的高度概括,都让人             。 穿过风云变幻的岁月,我们与美好的文字     感悟其中的生活智慧,思索其中的人生哲理,我们在赞叹它多姿多彩的同时,也领悟到人生的千姿百态。
  A.  包罗万象   不仅     眼花缭乱    不期而至   
  B.  包罗万象   无论     叹为观止   不期而遇
  C.  轻描淡写   不仅      叹为观止   不期而至   
  D.  轻描淡写  无论      眼花缭乱   不期而遇
  4、下列各项中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一条公路沿河而行,在路过村庄的时候,能看到的都只是片瓦只檐,只有偶尔顺着那条进村的小路往里延伸,你才会发现原来村庄的内涵如此丰富。小路可以一直延伸到山沟沟的最深处,而村里的家家户户,就在这条小路的两边挨挨挤挤、泾渭分明地做着邻居。
  炊烟是农村最美的一张名片。薄雾轻笼的早晨,一根根或细长或粗短的烟囱里,冒着淡淡蓝蓝的细腻烟雾,这烟雾一缕一缕地汇聚起来,弥漫在农家小院的房舍屋檐上,在原野的庄稼树木上,更萦绕在整个村子的上空,笼罩成一片小云,小村仿若仙境。风吹过,这些仿佛蜃气又好像雾霭的轻烟渐淡,最后消散无踪。这时候,村子终于脱去了如纱般的睡衣,彻彻底底清醒了过来。跳脱的鸡,蹒跚的鸭,稳重的牛,乱窜的猪狗,上学的稚子,劳作的大人,都在揭示着村庄的活力。
  A.“薄雾轻笼”“轻烟渐淡”是主谓短语,“细腻烟雾”是偏正短语。
  B.“小路可以一直延伸到山沟沟的最深处。”中“山沟沟的最深处”是句子的宾语。
  C.“炊烟是农村最美的一张名片”中“炊烟”“名片”是名词,“最”是副词,“一张”是数量词。
  D.句子“跳脱的鸡,蹒跚的鸭,稳重的牛,乱窜的猪狗,上学的稚子,劳作的大人,都在揭示着村庄的活力。”其中“揭示”一词换作“彰显”更合适。
  5、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双目失明、全身瘫痪的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在病床上历时三年才写成的作品。小说展现了从1915到1930年前后苏俄广阔的历史画面和人民的艰苦卓绝的斗争生活。
  B.《回延安》是贺敬之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写成的现代诗,诗人通过对重返延安时的激动心情的描述,热情地倾诉了对延安的感激和眷恋之情。
  C.《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它汇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诗经》中的诗按所配乐曲的性质分为风、雅、颂三类。“风”是正统的宫廷乐歌;“雅”是各地方的民歌民谣;“颂”是祭祀乐歌。
  D.“记”是古代一种散文体裁,可叙事、写景、状物,抒发情怀抱负,阐述某些观点。如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柳宗元的《小石潭记》。
  6、阅读名著选段,完成问题。(5分)
  A是最后一个。他坐在地上,眼前的一切,把他完全弄糊涂了。……这些人都放走了。但是,多林尼克,多林尼克……他说是夜里上街被捕的……A终于懂了。
  “喂,你是怎么到这儿来的?”
  上校马上就听到了回答:“我从马鞍子上割了一块皮子做鞋掌。”
  “什么马鞍子?”上校没有听明白。
  “我家住了两个哥萨克,我从一个旧马鞍子上割了一块皮子钉鞋掌,就因为这个,他们把我送到这儿来了。”A怀着获得自由的强烈愿望,又补充了一句:“我要是知道他们不让…”
  上校轻蔑地看着他。“这个警备司令尽搞些什么名堂,真是活见鬼,抓来这么一帮犯人!”他转身对着门口,喊道:“你可以回家了。告诉你爸爸,叫他好好收拾你一顿。行了,快走你的吧!”
  A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心都要从胸膛里跳出来了。他从地上抓起多林尼克的外套,朝门口冲去。他穿过警卫室,从刚刚走出来的切尔尼亚克身后悄悄溜到院子里,然后从栅栏门出去,跑到大街上。
  (1)选段中的人物A是           。在A的身上凝聚着那个时代最美好的精神品质——___       ____的精神、____   __的意志和顽强奋斗的高贵品质。(3分)
  (2)联系上下文,说一说A被捕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后来出狱后他又去了哪里?(2分)
  7、古诗文填空。(7分)
  (1)                ,悠悠我心。(《诗经 郑风》)
  (2)气蒸云梦泽,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3)                    ,在河之洲。(《诗经 关雎》)
  (4)海内存知己,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5)                ,并怡然自乐。(《桃花源记》)
  (6)《小石潭记》中写潭中游鱼动静相宜、灵活有趣的句子是:            ,           。
  二、古诗文阅读(满分13分)
  班  级
  姓  名
  考 场
  考 号
  (一)                    【甲】蒹 葭
  《诗经??秦风》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