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9020字。

  2023年广西梧州市中考二模语文试卷
  一、积累(21分)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使中华民族饱经磨难而不衰,千锤百炼更坚强。新时代,我们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接受审美熏陶、领略道德精髓、感受家国情怀、丰富人生经验。展望未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将继续焕发生命力,成为中国人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民族骨气和底气的强大助力。
  (一)节气
  对中国人而言,二十四节气就是我们民俗文化的一部分。我们靠冰雪消融、燕子ní(    )喃感知早春:凭荷塘蛙声、林间蝉鸣记忆盛夏;我们眼帘中有黄叶凋零、鸿雁南飞,有白雪皑皑和滴水成冰。天上阴晴圆缺,地上草长莺飞,古人早已明察秋毫,他们不逾矩、不越位,恪(    )守着自然法则。“清明时节雨纷纷”“冬至阳生春又来”……每每抚摸这些句子,内心总会战栗,那些古籍中浸润着诗意的节气,在人声鼎沸的都市里,熠熠生辉。
  1.阅读以上文字,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2分)
  ní(    )喃 恪(    )守
  2.以上两段文字中,有不少成语,请写出其中的三个。(3分)
  (二)对联
  对联,又称楹联、对偶、门对、春贴、春联、对子、桃符等,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具有字数相等、平仄相合、词性相对、内容相关等特点。它与诗、词、曲一样,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一种特有的文学体裁,千百年来,一直为我国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所欣赏。我国名山大川、名胜古迹的对联,既赏心悦目,又陶冶情操,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3.解释文段中加点的词语。(2分)
  (1)赏心悦目 (2)精髓
  4.从下列句子中选出符合对联要求的两个句子,并按照上下联顺序抄写下来。(2分)
  ①东岳巍峨扬海内 ②登岱方知天下小 ③神灵之府千年颂
  ④泰山神奇传神州 ⑤观书始晓水池清 ⑥五岳之尊万代誉
  上联:______ 下联:______
  (三)文物
  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记载古代历史的竹简木牍,历经千年沧桑的秦砖汉瓦,凝聚民族文化的陶瓷器皿,彰显传统艺术的敦煌壁画……一件件珍贵的文物,既是见证历史的文化遗存,也是滋养精神血脉的宝贵财富。与文物“对话”不仅能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还能让我们感受到弦歌不辍的传承,触摸博大精深的文明,从而更加坚定文化自信。
  5.下面是从以上的几个文段中选出来的句子,属于病句的一项是(    )(2分)
  A.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使中华民族饱经磨难而不衰,千锤百炼更坚强。
  B.古人早已明察秋态,他们不逾矩、不越位,恪守若自然法则。
  C.千百年来,一直为我国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所欣赏。
  D.一件件珍贵的文物,既是见证历史的文化遗存,也是滋养精神血脉的宝贵财富。
  (四)诗词
  诗词歌赋表达着我们民族的文化追求与人文精神,蕴含着古今一脉的文化信息,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家底”。重温那些代代相传的诗词歌赋,是为了传承,也是为了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把这些“文化家底”守护好、利用好,我们才更能怀着自信与从容行稳致远。
  6.请根据下表提供的信息,整理诗文,按要求填写相关的内容。(共10分,答对一空得1分,满分不超过10分)
  作者 题目 批注 诗文
  范仲淹 《岳阳楼记》 诗人要超越个人的忧乐,以天下为已任,以利民为宗旨,补救时弊,积极进取。 ①______,______
  舒婷 ②______ 诗人庄严地向祖国宣告,以献身祖国的热情来报答祖国母亲的养育之恩。 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去取得/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
  ③______ 《雁门太守行》 全体军官将士的心愿,表现出忘身报国之情,感人至深。 报君黄金台上意,④______
  陆游 《卜算子??咏梅》 摧残和践踏,哪能让一个不屈的灵魂低下高傲的头颅,不变的志节,不灭的精神。 ⑤______,只有香如故。
  夏完淳 《别云间》 落地有声的铮铮誓言,鲜明地昭示出诗人坚贞不屈的战斗精神、精忠报国的赤子情怀。 ⑥______,______
  龚自珍 《己亥杂诗(其五》 比喻,虽脱离官场,依然关心国家命运,不忘报国之志。 ⑦______,______
  杜甫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诗人在沉思中振作起来,发出的呼喊,表现自己虽然身处穷困之境,却依然心忧天下寒士。 ⑧______,______
  二、阅读(39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3小题。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包括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是指各种以非物质状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传统表现艺术、民俗活动、礼仪与节庆等。据统计发现,在前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中,传统技艺类(共计287项)、传统音乐类(共计189项)、民俗类(共计183项)总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