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2题, 约17420字。

  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模块测试
  高一语文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座位号、班级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纸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春秋笔法”看似一个语词,却连接着经学、史学、文学、修辞学、新闻学等多个学科,体现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话语模式,在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春秋笔法”是中国传统儒家经典固有的话语模式,发展至今仍活跃在新闻话语、文学话语乃至日常话语中。当我们了解新闻时,不仅仅在了解事情的真相,还能从事实的叙事中体会到叙述者的价值判断。
  当下学术界,中国话语还远没能达到与中国经济实力相匹配的地位。回归传统,以当代的知识体系和学术视角对古典重新发掘、梳理、阐释,进而构建中国学术的当代话语,已成为学界有识之士共同努力的方向。“春秋笔法”的系统研究与阐释,不仅可弥补该领域研究之不足,更为古代文论话语的现代转换提供尝试性探索,也是克服当前中国文论“失语症”的必然选择,同时有利于建立中国叙事学理论体系。
  建立中国意义上的叙事学体系的呼声越来越强,应声而作的学术著作相继出现,这表明构建中国叙事学体系的自觉时代已经到来。但是,从总体上看,还是未能摆脱西方叙事理论框架加中国文献资料的写作模式,而以“春秋笔法”为核心的中国叙事研究则有可能改变这一状况。
  关于“春秋笔法”的研究方法,可以在传统考据学的基础上运用还原批评、阐释学和叙事学等方法。打通经学、史学与文学间的壁垒,进行跨学科的综合研究。要对“春秋笔法”进行现代意义上的理论阐释,那么首先就应把“春秋笔法”还原到它产生的起始点上考察它是怎样形成的,具备怎样的功能。“春秋笔法”并非仅仅是用笔曲折而意含褒贬的修辞手法。从源头上看,“春秋笔法”包含着“写什么”“不写什么”“怎么写”“写的目的是什么”等内容,涉及到作者在整部作品所要表达或寄托的美刺褒贬、结构安排等问题。“春秋笔法”所蕴含的“微言大义”是史家、作家之褒贬,在具体书写过程中,经学观念对史官记史和作家叙事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左右史家和作家的是非判断和价值取向。“春秋笔法”是中国叙事学有别于西方叙事学的主要范畴和基本特征,在史传和小说叙事中尤为突出。
  “春秋笔法”是中国独有的理论范畴,也是中国式话语对世界话语表达方式的贡献。
  (摘编自李洲良《春秋笔法研究三题》)
  材料二:
  中国小说源于史传。史传之叙事,对后世影响最大的莫过于“春秋笔法”。“春秋笔法”是一种实录事迹而令褒贬自见的叙事方式。中国小说有文言小说与白话小说两大系统。文言小说直接由史传衍生出来,其叙事传统继承史传自不待言;白话小说从民间“说话”口头文学演进而成,当生活在史官文化中的文人雅士成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正确的一项是(   )
  A  
  B. 
  C. 
  D.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只有建立以“春秋笔法”为核心的中国叙事研究,才能摆脱当下西方叙事理论框架加中国文献资料的写作模式。
  B. 如果要对“春秋笔法”进行现代意义上的理论阐释,那么对“春秋笔法”的认识就不能局限于修辞手法这方面。
  C. 由于白话小说是从口头文学演进而成,因此需要通过长篇章回小说来帮助它完成从主观叙述向客观叙述的转变。
  D. 只要小说家与史家的是非判断和价值取向受到经学观念的影响,他们所叙述的作品就都会运用到笔削这一手法。
  3.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对有关作品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烛之武退秦师》写到烛之武“夜缒而出,见秦伯”,叙事者在对客观事实的叙述中包含了自己对烛之武这一形象的价值判断。
  B. 《水浒传》中经常用“且把闲话休题,只说正话”,来表明叙事者伴随在读者身边,提醒读者注意作品的主要内容。
  C. 《鸿门宴》塑造了面貌各异、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这得益于作者采用全知叙述,让叙事者能自由进入各种角色的内心世界。
  D. 《三国演义》叙事结构中蜀汉这条线索最重要,着墨最多,按春秋笔法的笔与削来看,这体现了作者抑曹尊刘的褒贬立场。
  4. 请以《红楼梦》中贾宝玉形象的塑造为例,简要说明《红楼梦》是如何将叙述者戏剧化的。
  5. 法国汉学家于连认为,“春秋笔法”是一种“迂回”的话语表达,对它的研究是理解中国文化的一种方式。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此看法的理解。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
  A.“完成中国学术当代话语的构建”错误。材料一第一段“‘春秋笔法’的系统研究与阐释,不仅可弥补该领域研究之不足,更为古代文论话语的现代转换提供尝试性探索,也是克服当前中国文论‘失语症’的必然选择,同时有利于建立中国叙事学理论体系”,据此看出是有利于建立中国叙事学理论体系,并未说“完成中国学术当代话语的构建”。
  B.“中国史传实录事迹而令褒贬自见的叙事方式”错误,原文“是一种实录事迹而令褒贬自见的叙事方式”。
  C.“文人雅士成为白话小说的主要创作者意味白话小说纳入史传叙事传统,决定白话小说与文言小说的最终合流”错误。材料二第一段“白话小说从民间‘说话’口头文学演进而成,当生活在史官文化中的文人雅士成为它的主要创作者的时候,便意味着它也纳入到了史传叙事传统之中。白话小说与文言小说的最终合流是中国文化所决定的历史发展归宿”,据此看出,是中国文化决定白话小说与文言小说的最终合流。
  故选D。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四凤端茶,放朴园前。]
  周朴园  四凤,——(向周冲)你先等一等。(向四凤)叫你给太太煎的药呢?
  鲁四凤  煎好了。
  周朴园  为什么不拿来?
  鲁四凤  (看蘩漪,不说话)
  周蘩漪  (觉出四周的征兆有些恶相)她刚才跟我倒来了,我没有喝。
  周朴园  为什么?(停,向四凤)药呢?
  周蘩漪  (快说)倒了。我叫四凤倒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