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 约11820字。
高二年级2023年春学期期末模拟考试
语 文 试 题
命题人:
一 、现代文阅读(共35分)
(一)现代文阅读1(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尽管越来越多的人正逐渐认识到,西方的叙事框架存在西方中心主义与霸权主义的陷阱,但由于西方已经在“元叙事”层面构建出一套完整的叙事框架,中国的国际传播工作如果只是简单采取“走出去”或“请进来”的策略,将难以摆脱这一框架。因此,中国在加强和改善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方面,应当采取“走进去”的战略:一方面,要有意识地避免套用和自觉批判当前国际传播叙事框架的西方中心主义的历史叙事;另一方面,应主动批判借鉴西方中心主义历史叙事的全球史叙事方法论,着力构建以中国为主体的叙事框架,同时尊重他国以其自身为主体的叙事框架,在承认差异性和多样性的基础上交流与碰撞,使文化杂糅创新发展,进而孕育新的文化和文明。
新的全球史叙事是一种提倡用整体性、互动性和全时性视角看待世界的新世界史研究和实践方式。它力图通过对传统世界史观的批判,颠覆欧洲文明至上的观念,打破以西方为中心的所谓“先进文化”的书写逻辑。从“单极”的先进文化普惠世界的发展逻辑,转变为“多极互动”的相互影响、共同发展的全球视角下的历史发展逻辑。这一理念不仅对历史书写和研究形成影响,同样为全球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多样性传播提供了理论支持。
基于新的全球史叙事的思维,当前全球各国正试图建立新型的全球化样态,即第三波全球化。这一历史时期的全球化建立在跨文化传播的语境下,强调不同文化的独特性,承认文化交流之间必然伴随文化冲突,但这并不是一个消极的过程,而是通过主动构建、引领和带动方式推动不同文化之间进行交流互动,从而相互影响、彼此交融,在相互碰撞中诞生新文化的能动过程。跨文化传播概念将全球化与地方化相融合,强调本土与外来文化的杂糅性,通过两种文化的碰撞产生一种新的文化,避免了文化征服与被征服的二元对立。
从新的全球史叙事的观点来看,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之中,各文明之间就是通过互动、碰撞、扬弃、交融等方式完成了文化的更迭和进步。因此,在吸收西方先进思想时,应通过深入了解西方话语的构建和传播方式,在对西方知识和思想资源充分理解和批判的基础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所以,我们在开展国际传播工作、讲好中国故事方面,应当关怀全球问题、关注全人类未来的发展方向,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摘编自虞鑫、崔乃文《从“走出去”到“走进去”:全球史叙事视野下中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路径》)
材料二:
近代以来,在物质文明大幅飙升的同时,西方也主导了全球范围内的基本价值、知识结构的构建与推广。西方学者以西方实践为主要研究对象和立论基础,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总结推演出一系列理论学说。这些理论探索大多是基于西方实践的地方性记述、局部性概括、阶段性总结,自有其应有的价值和意义。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西方的叙事框架是在“元叙事”层面构建出来的,具有较强的迷惑性,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并作出合理批判。
B.在开展国际传播工作、讲好中国故事方面,文化交流必然伴随文化冲突,但这并不是一个消极的过程,而是一个能产生新文化的过程。
C.西方的“普世价值观”之所以被确认为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真理”,是因为西方实践具有其应有的价值和意义,能代表全球的实践。
D.构建中国叙事体系,除了正视问题外,当下需要把握两个有力支点,秉持两个基本视角,完成两项艰巨任务。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新的全球史叙事理念要求彻底抛弃西方的价值观,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B.材料一与材料二对西方叙事体系的观点是一致的,都对其进行了辩证的分析。
C.强调本土与外来文化的杂糅性,能够避免出现文化征服与被征服的二元对立。
D.要构建中国叙事体系,需要统筹好一般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将两者统一起来。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3分)( )
A.梁启超在《新史学》中说:“史也者,非纪一人一姓之事也。”
B.章太炎提出:“民族意识之凭藉,端在经史。无历史即不见民族意识所在。”
C.陈寅恪认为:“研究史学的人,最主要的是要具有自由的意志和独立的精神。”
D.学者刘新成指出:“在现有的话语体系基础上,不断修正和补充,逐渐接近共识。”
4.不费一颗钉子,不用一滴胶水就能把普通木头打造成精致工艺品的阿木爷爷,意外火爆全网后,更将传统木工手艺传播到大洋彼岸,狂吸百万外国粉丝。请结合材料一对这一现象加以分析。(4分)
5.中国的国际传播工作如何才能从“走出去”到“走进去”?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牙 疼
汪曾祺
我从大学时期,牙就不好。一来是营养不良,饥一顿,饱一顿;二来是不讲口腔卫生。有时买不起牙膏,常用食盐、烟灰胡乱地刷牙。又抽烟,又喝酒。于是牙齿龋蛀,时常发炎——牙疼。牙疼不很好受,但不至于像契诃夫小说《马姓》里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