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 约19700字。
湖北省黄石市部分重点中学高一期末考试语文测试卷
(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
(一)现代文阅读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奥尔巴赫的巨著《摹仿论》谈到荷马史诗与《旧约》故事在文体上的差异。他说荷马的叙述完整而周到,各种事件都发生在前景,连接紧密,表述从容,什么都不隐瞒;《旧约》故事则朝着一个目标发展,只突出对人物行动有用的部分,其余则任其模糊不清。这跟两者所描写的人物的身份有关:荷马写的是上层社会的生活,《旧约》的对象则不分阶级。
这不正是《红楼梦》与《水浒传》在写法上的区别吗?《红楼梦》像荷马史诗,事无巨细,皆刻画无遗,工笔细描,笔笔都勾连开去;《水浒传》像《旧约》故事,删繁就简,一气呵成,朝一个目标进发,只突出聚光灯下的行动,其余都模糊成背景。这是因为两者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形态有显著不同。大观园是岁月静好,现世安稳,作者乃耽于文字的声色,讲究细节的丰缛与感官的华美;而梁山泊则险象环生,杀机四伏,说话人线条比较粗放,常有“说时迟,那时快”的强烈动感。
举两个例子说明。《水浒传》写端王赵佶赴驸马王诜的府上宴饮,《红楼梦》写贾宝玉到冯紫英家中饮宴,都涉及皇亲国戚,都是宴饮时上洗手间,也都有赠人礼物的事,正好可以对参。《红楼梦》里,宝玉出席解手,蒋玉菡随了出来。宝玉见蒋玉菡妩媚温柔,心中十分留恋,问他戏班中有一个叫琪官的在哪,可惜无缘得见。蒋玉菡笑道,就是我的小名儿。宝玉连称幸会——将一个玉玦扇坠解下来,递与琪官……琪官接了,笑道:“……我这里得了一件奇物,今日早起方系上,还是簇新的,聊可表我一点亲热之意。”说毕撩衣,将系小衣儿一条大红汗巾子解了下来,递与宝玉,道:“这汗巾子是茜香国女国王所贡之物,夏天系着,肌肤生香,不生汗渍。昨日北静王给我的,今日才上身。若是别人,我断不肯相
1.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红楼梦》采用网状叙事结构,注重作品整体的观照,每一物事都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B. 《水浒传》追求一气呵成的效果,常有“说时迟,那时快”的强烈动感,是行动中的诗。
C. 作品的写法是工笔细描、刻画无遗,还是大笔勾勒、删繁就简,取决于作者的创作风格。
D. 用荷马史诗和《旧约》,来说明《红楼梦》和《水浒传》在写法上的区别,是对比论证。
2.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荷马史诗的叙述完整而周到,各种事件都发生在前景,连接紧密。《红楼梦》也有相似特点。
B. 同样是宴饮赠物,《红楼梦》里的礼物不会简单地收送,《水浒传》则会一笔带过,表述简略。
C. 《水浒传》采用线型叙事结构,注重朝一个目标进发,作者不会僭越到人物前头去发话
D. 文中引用顾随的话,称赞《水浒》是“神品”,可见作者认为《水浒传》的文笔更胜一筹。
3. 下列选项,不能支持原文观点的一项是( )
A. 《红楼梦》第六十二回中宝钗借通灵宝玉射覆,宝玉引“敲断玉钗红烛冷”一诗,诗意颓丧,实是两人婚姻不谐之谶。
B. 《红楼梦》第五回对太虚幻境环境和用具的细腻描写和铺陈,对后文的情节有暗示作用,比如“万艳同杯”“千红一窟”。
C.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自然天气的“雪”与草料场的“火”,既是自然环境的呈现,又暗示林冲生活环境的冷酷和凶险。
D. 《水浒传》往往集中几回写一个或一组主要人物,展现其上梁山前的业绩,然后引出另一组人物,而上一组人物退居次要地位。
4.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引用了马鸣的观点有何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5. 请简要分析文章论证的严密性。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A.“每一物事都推动故事情节发展”有误。文中是“每一物事总是勾连起故事的发展”可见,“勾连起”而不是“推动”。
C.“取决于作者的创作风格”有误。文中是“文字的繁简都是服务于总体需要的”,可见,文字的繁简不取决于作者的创作风格,而是服务于总体需要。
D.“对比论证”有误,应为类比论证。
故选B。
(二)现代文阅读Ⅱ
阅读下面 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苦恼
契诃夫
我向谁去诉说我的悲伤?
大片的湿雪绕着刚点亮的街灯懒洋洋地飘飞,落在房顶,马背,肩膀,帽子上。车夫姚纳周身雪白,像是一个幽灵。他在赶车座位上坐着,一动也不动,身子往前伛着,伛到了活人的身子所能伛到的最大限度。即使有一个大雪堆倒在他的身上,仿佛他也会觉得不必把身上的雪抖掉似的……他那匹小马也是一身白,也是一动都不动。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