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1410字。

  语言文字运用Ⅰ 
  江苏省淮安市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I (本题共2小题,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
  宋人说,“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孔子确实是悬挂在那个遥远古世纪的一盏明灯,他使我们对那个遥远的时代不再觉得晦暗和神秘,他使那时代的人和后代乃至于我们沟通了。
  孔子的哲学核心是“仁”。在《论语》中,“仁”以不同的面目,在不同的背景下出现了无数次。这些闪烁不定的面容并不是因为孔子的“仁”没有“一以贯之”的主旨,而恰恰说明了“仁”内涵的丰富。樊迟问“仁”,孔子答曰“爱人”;颜回问“仁”,孔子答曰“克己”,曾子概括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朱熹解释说,尽自己的力量去办事叫忠,推己及人叫恕。“仁”的内涵里,主要的两方面就是“忠”和“恕”。有了这个“忠”,就会有足够的自我约束;有了这个“恕”,就会有足够的对别人的宽容。
  当然,孔子的“仁”,不仅仅是指一个人应当具有的人格境界,而且还应该是一个社会政治应当具有的政治理念,是公理,是正义。因而,在非常时刻应当“杀身以成仁”,而决不能“求生以害仁”。他自己的一生,倡导“仁”,实践“仁”,修自身为“仁”,又要改造社会政治为“仁”。
  18.下列选项中,不符合文中孔子哲学核心“仁”的内涵的一项是(3分)
  A.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D.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19.下列选项中,和文中“一以贯之”所加引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拿来主义》)
  B.凤娇好像是大家有意分配给那个“北京话”的,每次都是她提着篮子去找他。(《哦,香雪》)
  C.这个15岁考入中科大无线电专业的少年,开始了他“不安分”的人生。(《“探界者”钟扬》)
  D.在《诗经》里就有“如鸟斯革,如翚斯飞”的句子来歌颂像翼舒展的屋顶和出檐。(《中国建筑的特征》)
  江苏省无锡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二)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4题。
  鲁迅的《高老夫子》中,高尔础说:“女学堂真不知道要闹成什么样子,我辈正经人,确乎犯不上酱在一起。”“酱”字甚妙,如果用北京话说成“犯不着和他们一块掺和”, 。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