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880字。
邓稼先》说课稿
                                     王康宁 

一、教材分析:
1、    教材的地位及课文特点 
《邓稼先》是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所选课文大多是记载、评述中外名人生平事迹的传记类文章。本文选自1993年8月21日《人民日报》,这是一篇回忆性散文,作者将邓稼先的生平、贡献放在广阔的社会文化背景中描写、评价,突出了人物不平凡的人生经历和对民族的伟大贡献,高度颂扬了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献身国防科学的崇高情怀。
2、    学习目标和重点、难点的确立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要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意之间的联系”,结合本单元特点,我把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定为: 
知识目标: 了解回忆性文学传记的特点,多变的语言特色。
能力目标:自主——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会作者强烈的爱国感情和赞颂邓稼先献身国防事业的崇高精神。 
根据课文语言结构多变的特点,我把重点放在引导学生研究文章的句式变化及其作用,难点放在学习文章布局谋篇的特点上。
3、    学情分析
学生对作者和邓稼先了解甚少,学习前应详细介绍;同时讲述核研究的危险性和艰难,为课堂上有表情朗读酝酿情感。
4、    教材处理
拟用一课时由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完成教学任
二、说教法 
依据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的新课程标准理念,本节课我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实施教学。
1、朗读法:每一篇文章都有其独特的意蕴,只有反复朗读,才能领会其中深刻而丰富的思想内涵,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反复读,读出感情来才能体会强烈的爱国情感和献身科学的情怀。
2、 情境设置法:在本节课上,充分利用音乐设置情境。
3、 讨论法:引导学生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共同分享合作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
三、学法指导
 一个差的老师只会奉献,而好的老师则交给学生发现真理。教给学生学法正是实现叶圣陶老先生提出的“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教”的目标。 本节课的教学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