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 约11490字。
辽宁省大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戏剧具有虚构的故事性,具有需要多人参与的社会性,具有以特定形态来表达情感、,促进人类深入思考的艺术性。戏剧的这三个特点不仅能帮助儿童在成长中认识自己、他人和社会,也能促进儿童语言信息社交能力的发展,引导他们自主思考。儿童要认同传统文化,首先需要理解文化,只有深刻理解民族文化,才有可能实现文化认同。中华传统文化是由不同历史阶段、不同民族等多种文化因素构成的复杂系统,传统文化不仅体现在制度、习俗和行为中,更深藏在思想观念、心理意识等精神世界中。儿童具有与生俱来的戏剧天性,喜欢在模仿、幻想中编出各种故事,并自己假装扮演着各种故事角色。因此,儿童戏剧以游戏为载体,让儿童通过各种生动形象的角色扮演和具有故事性的情节表演,自然而然地实现对文化的理解和认同,从而促使他们树立文化自信,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基于传统文化素养主题的儿童戏剧教育作用的发挥,需要得到学校、家庭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学校要营造儿童快乐成长的良好氛围,根据游戏活动的特点,从儿童不同阶段的身心发展需要出发,以游戏为载体,为儿童提供交流的主题和发挥想象力的空间;学校要以儿童喜爱的童话剧、神话剧、 自由剧等形式为载体,吸收传统文化的精华,让儿童在戏剧空间里体验不同角色,感悟戏剧故事情节带来的丰富情感,满足儿童对成人世界的向往,引导儿童练习和掌握对话交流的技巧,让儿童戏剧成为他们喜闻乐见的课程。家长要支持儿童戏剧教育活动,将业余时间带儿童去剧院欣赏儿童戏剧作为必不可少的亲子活动; 在观看儿童戏剧时,家长要转变思路,特别是要与儿童交流对传统文化内容的感悟和理解,比如传统文化中的感恩、家国情怀等,从儿童更容易理解的角度来体现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家长要帮助儿童积极参与学校的儿童戏剧策划和表演,这不仅能激发儿童了解戏剧的兴趣,还能让儿童感受到戏剧演员所表演的不是古代故事中的人物,而是现实生活的世界。当然,儿童戏剧教育不是机械地、照本宣科地传授知识,而是要利用儿童戏剧的自身魅力,唤醒儿童的生命价值,引导儿童发挥主动创造力,激活儿童内在的发展动力。因此,社会各界要为儿童参与戏剧演出提供支持和帮助,要认识到他们参与社会的重要方式就是在戏剧演出中以逼真的心态体会角色的真实感受; 全社会要积极利用各种节日庆祝活动和社区资源,鼓励儿童戏剧选择传统文化这一主题,促使儿童戏剧表演走进社区,让儿童发展受到社会关注,赢得更多掌声,最终形成良好的正确导向。
总之,培养儿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离不开传统文化的熏陶和传承。借助儿童戏剧教育优势,强化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是塑造儿童道德品质和良好人格,促进儿童实现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摘编自吴婧《传统文化素养主题下的儿童戏剧教育论析》)
材料二:
“六一”节前夕,第九届全国优秀儿童戏剧展演在四川省南充市举行。34部优秀儿童剧目陆续进行展演,为全国小朋友在“六一”儿童节期间献上丰富多彩的精神食粮。本届参演剧目涵盖话剧、音乐剧、舞剧、戏曲、木偶剧、皮影、杂技等艺术门类,既有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寓教于乐的民间传说、童话、神话故事,也有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的革命题材作品,还有反映当代少年儿童社会生活和精神世界的现实题材作品。这些作品风格多样、题材多元,充分展示出新时代儿童戏剧创作的时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戏剧的三个特点不仅能够帮助儿童在成长过程中认识世界,也能促进儿童语言信息社交能力的发展,更有利于他们进行自主思考。
B.借助儿童与生俱来的戏剧天性,儿童戏剧应充分体现出生动形象的角色扮演和儿童表演特点,促使他们更容易理解优秀传统文化。
C.从儿童戏剧教育的价值来看,离开了传统文化的熏陶与传承,就难以培养儿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儿童全面发展将难以实现。
D.在戏剧节展演期间,孩子们以不同的身份、不同的形式和不同的视角参与活动,受益颇丰,这也成为本次儿童戏剧节的一个亮点。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体现在制度、习俗和行为中,更深藏于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中,这使得儿童很难直接理解。
B.如果家长只是从自己的视角去观看儿童剧,按照自己的思路与儿童交流感受,儿童戏剧的教育作用就难以实现。
C.《马兰花》和《国王的新衣》两剧,之所以受到组织者的极力推荐,是因为两剧都歌颂了人的优秀道德品质。
D.第九届全国优秀儿童戏剧展演的剧目共34部,不仅题材内容丰富,艺术形式多样,而且内涵深刻,寓教于乐。
3.下列对两则材料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材料一第一段以戏剧的三个特点为理论起点展开论述,既具有宏观上的理论架构,也体现了一定的逻辑层次。
B.材料一第二段用总分和并列的论证结构,阐述了如何更好地发挥传统文化素养主题下的儿童戏剧的教育作用。
C.材料二第二段列举四个剧目,既使活动内容的丰富性更加直观,也多层面分析和总结了儿童戏剧的育人功能。
D.材料二主要从客观的新闻叙事视角,介绍了第九届全国优秀儿童戏剧展演,此次活动形式的多样性得以呈现。
4.请从新闻消息的视角,简要概括材料二第一段的特点。(4分)
5.河北省京剧艺术研究院创排演出的儿童京剧《少年英雄•王二小》入选第九届全国优秀儿童戏剧展演活动,结合两则材料,概述其入选的理由。(6分)
(二)现代文阅读II (本题共4小题, 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晚唱
杨虎
黑石河往东流去,五叔在田里扶着犁走,一抬跟,满河的水在阳光下冒起白烟。从前,这儿过了河,往南,吃两杆叶子烟的工夫就到了永圣寺。每天清晨,寺里总传出悠远的钟声。再往前,过一坝冬水田,几丛坟头,远远就看见了州域青黑色的城墙。
那一坝冬水田是永圣寺的庙产。每年都是寺里来个和尚,请父亲去使牛操转、耙平的。五叔那时正是半大孩子,父亲犁完了田,就把牛绳交给他,说:牵去困水。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