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2010字。
明德教育集团初中联盟期末考试
八年级 语文试卷 22-23学年第二学期
时量: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积累和运用(共20分)
读书时,除了在书中直接圈点批注,还可以做一些摘抄和笔记,帮助你重温作品内容,积累语言和素材,有助于提升阅读质量,提高分析能力、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下面是几位同学的摘抄和笔记,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及所给的要求,完成以下任务。
1.【词语归纳】小华同学做笔记时,发现同学们对有些字的音和形模棱两可,于是做了以下字词归纳,请你找出有误的一项( )(2分)
A.应注意积累易误读的词语的读音,例如:矗(chù)立、棱(léng)角。
B.可以根据释义来区分多音字,例如:“劲”的意义为“力量、力气”时读 jìn,其意义为“坚强有力”时读 jìnɡ, 所以“苍劲”的“劲”读作 jìng。
C.可以依据形旁来区分形近字,例如:“暄腾”应改为“喧腾”,因为“喧腾”指声音杂乱、吵闹沸腾。同理还有“喧哗”、“喧闹”。
D.要注意成语中常见的易错字,例如:“穿流不息”不要写成“川流不息”,“名副其实”不要写成“名幅其实”。
【答案】D
【解析】正确字形为“川流不息”。
2.【成语运用】语文老师批改作文时,发现小达同学喜欢引用成语,下列加点成语引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2分)
A.春华秋实,夏冬交替,生命周而复始的更迭演变,正是大自然最大的魅力所在。
B.发令枪一响,操场上发出震耳欲聋的呐喊声,所有人都在为运动员加油助威。
C.每逢早晚高峰,在这条新建的湘府路高架桥上,车辆接踵而至,其他线路的交通压力得到了缓解。
D.网联化与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相辅相成,共同驱动交通运输智慧发展。
【答案】C
【解析】“接踵而至”的“踵”是指“脚后跟”,这个成语的意思是人们前脚跟着后脚。
3.【病句辨析】下面是从小天同学的读书笔记中选出的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他在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B.《读书人是幸福人》是谢冕写的,它向我们展示了读书不仅可以获得知识,还能陶冶情操。
C.如果没有培养起对阅读从小的兴趣,就很难从阅读中体会到幸福和快乐。
D.我们写作文前一定要细心观察各种事物、各种现象,写出真情实感,切忌不要胡编乱造。
【答案】B
【解析】A.搭配不当,“能否成为”与“养成良好”是两面对一面的错误。C.语序颠倒,改为“如果从小没有培养起对阅读的兴趣”。D.否定不当,可删去“切忌”或“不要”。
4.【语段探微】下面这段话是小麓从阅读中摘抄出来的,下列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通过阅读感受书香,能满足人类的内在需求,使人获得精神上的陶冶与升华。
②阅读需要专注,在知识的积累之外,也是一种精神的修行。
③阅读力就是幸福力。
④书香的涵养,也能形成一个社会的氛围、一个时代的气质,让喧嚣的沉静下来,让浮躁的厚重起来。
⑤真正的幸福是心灵的宁静与充实。
⑥人因此拥有更充实、更丰盈的生活,从而增加幸福感。
A.③①④⑤②⑥ B.④③②⑤①⑥ C.②③⑤⑥④① D.③⑤②①⑥④
【答案】D
5.【文化长廊】下面是小启同学阅读我国传统文化的部分摘抄笔记,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北冥有鱼》选自《庄子》。庄子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为“老庄”。
B.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有许多诗句都是描写端午节习俗的,如“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情知不向瓯江死,舟楫何劳吊屈来”“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C.“始龀”“而立之年”“既加冠”“今虽耄老”,其中加点词在古代都代表年龄,是按照年龄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
D.小暑,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一个节气。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虽不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候,但紧接着就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大暑,民间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说。
【答案】C
【解析】始龀:指七八岁。而立:指男子三十岁。加冠:指男子二十岁。耄:指八九十岁。按从小到大排列应为:“始龀”“既加冠”“而立之年”“今虽耄老”。
6.【名句橱窗】诗文默写(4分)
(1)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体现诗人自己虽身处贫穷却心系天下寒士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谁见幽人独往来,________________。(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
(3)万籁此都寂,_______________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