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5960字。

  海港区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监测
  初二年级语文试题
  第一部分
  (1-5题,共21分)
  1.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2题。(共6分)
  ①壶口瀑布和富春江的美各有千秋。壶口瀑布的宏伟与壮观让人无法抗拒,每一次的到访都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与zhènhàn。站在瀑布跟前,你会被 zhèn ěryù lóng的水声震惊,“旱天惊雷”的称号名副其实。黄河在峡谷中穿行,你仿佛置身战场,汹涌的波涛如千军万马驰骋疆场。当你站在壶口瀑布的边缘,瞭望远方的风景,无论是谁,都会为眼前的景象所折服。
  ②富春江昔日为杭州至严州、金华的通航要道,船至桐庐七里泷。因滩多流急,航行需借风力或人工拉纤而行。         。如今,因富春江水库的修建,这二带水深江阔,碧波粼粼,两岸群峰壁立。当地在此开发了“七里扬帆”的旅游项目。一叶扁舟,点点白帆,穿行在如诗如画的江面上,还有谁人不陶醉!
  (1)根据注音写出相应词语,并为划线的词语注音。(4分)
  ①zhèn hàn()  ②zhèn ěr yù lóng( )
  ③驰骋( ) ④瞭望( )
  (2)在文字第②段的横线处填入下列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①语说“七里滩头,有风七里,无风七十里”,“七里扬帆”由此得名。
  ②旧时舟楫经过都要在钓台下游等候东风。
  ③倘若无风,得靠人工拉纤,显得路途遥远,仿佛七十里。
  ④东风一起,千帆竞发,艄公号子响彻云霄,长滩瞬息可过,仿佛仅七里。
  A. ①④③② B. ①②④③ C. ②④③① D.②③①④
  2.根据要求,默写古诗或古文。(每空1分,共8分)
  (1)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虽有嘉肴》)
  (2)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杜甫《石壕吏》)
  (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把对朋友的真挚感情升华为哲理,写出四海之内有知心朋友,就是在天涯海角也如近邻一样亲近的诗句是:“ ,              。”
  (4)《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写诗人面对孩童无理行为而无可奈何的诗句是“ ,              。”
  (5)《桃花源记》中,能够体现“使老有所终,幼有所长”的句子是“ ,              。”
  3.2023年“五一”假期期间,旅游业再度火爆,很多景点为了吸引游客,都推出了自己的宣传标语,下列宣传标语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钱塘江水,飞驰而来。杭州邀你共赏风口浪尖之美。
  B.百亩荷塘、新荷绽放,白洋淀上,美不胜收。
  C.漓江的雨季、江水川流不息;夏天的桂林,等待你的来临。
  D.九寨美景,不修边幅,让您感受自然的美好。
  4.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
  A.《桃花源记》作者为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
  B.“唐宋八大家”,即唐代的韩愈和宋代的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C.“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记叙描写,也可以抒情议论,并通过记事、记物、记人、写景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
  D.《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至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又称《诗三百》。
  5.课堂上,班级开展了“以和为贵”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加。(共3分)
  (1)A组同学搜集了关于“和”字的材料,请和他们一起解读。
  【材料一】和,相应也,从口,禾声。                            (《说文解字》)
  【材料二】“和”是个通俗字体,本来应是清末名人翁同龢的那个龢字。这个字极妙:左边是间屋子,里面悬有三个编钟-古来“三”即代表多也。所以那是一组编钟“象而不是”三张嘴,因为下面是一个排箫:这分明表示是音乐合奏-合奏的第一原则就是“和”音,此古圣人之妙思也。                                     (周汝昌《和谐之思》)
  根据以上材料可推测“和”的本义是: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