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 约12410字。

  贵州省遵义市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监测高二语文试题
  (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考试开始前,请用黑色签字笔将答题卡上的姓名,班级,考号填写清楚,并在相应位置粘贴条形码。
  2.客观题答题时,请用2B铅笔答题,若需改动,请用橡皮轻轻擦拭干净后再选涂其它选项;主观题答题时,请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答题;在规定区域以外的答题不给分;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盖天说在汉武帝时期遇到了浑天说的有力挑战。事情起源于历法编制。当时太史令司马迁向汉武帝上书,建议修订一部新的历法,叫作《太初历》。汉武帝采纳了他的建议,命令他组织学者,制订《太初历》。司马迁组织的修历队伍工作了一段时间后,参加者之间观点上出现了分歧,来自四川的民间天文学家落下间提出了一种新的主张:天是个圆球,天包着地,天大而地小。这种主张,后来被人们称为浑天说。浑天说与司马迁等信奉的盖天说本质上完全不同,盖天说主张天在上,地在下,天地等大:而浑天说主张天在外,地在内,天大地小。双方主张的宇宙结构不同,所采用的测量仪器和测量方法也不同,这就导致了在修历过程中的争论。双方争论得非常激烈,以至于到了不能在一起工作的程度。对此,汉武帝采用的解决办法是让他们分别制订自己心仪的历法,然后拿出来接受检验,谁的历法更符合实际,就用谁的历法。最后的结果是浑天说者邓平等人制订的历法与实际天象符合得最好,于是就采纳了邓平的历法。这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太初历》的由来。
  (摘自关增建《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
  材料二
  1.关于《太初历》
  《太初历》是西汉武帝中期一次重大历法改革的成果。主要由邓平、落下闲等人制定,前后行用188年(西汉武帝太初元年即公元前104年至东汉章帝元和二年即公元85年),其基本历法数据和历法术文经过西汉末年的刘歆改造而保存在《三统历》之中,是故《太初历》是我国现存第一
  1.下列对材料二中关于《太初历》的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B.
  C.
  D.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盖天说在汉武帝时期遇到了浑天说的有力挑战,司马迁站在浑天说一边。
  B.对于修历过程中的争论,汉武帝支持他自己心仪的历法,对双方都不偏向。
  C.落下闳是以民间人士的身份被征参与制定《太初历》的,他只会天文运算。
  D.将一颗小行星命名为“落下闳星”,这是天文学界对落下闳的贡献的认可。
  3.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因为采用的测量仪器与测量方法不同,所以“浑”“盖”双方主张的宇宙结构不同。
  B.《太初历》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有文献记载的完整历法,所以它之前的历法都不完整。
  C.扬雄及陈寿都记载了落下闳“营(转)浑天”,说明落下闳与“浑天说”一定有关联。
  D.因为“无中置闰”比“年终置闰”更合理,所以“年终置闰”在历法史上没有价值。
  4.学校准备举办中国古代历法成果展览,需要制作一块介绍《太初历》的展牌,请结合材料,写出展牌内容要点。(4分)
  5.对于落下闳对“浑天说”的贡献这一问题,材料一与材料二观点有何不同?材料二的观点的依据是什么?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文本一
  怀鲁迅  郁达夫
  真是晴天的霹雳,在南台的宴会席上,忽而就听到了鲁迅的死!
  发出了几通电报,荟萃了一夜行李,第二天我就匆匆跳上了开往上海的轮船。
  二十二日上午十时船靠了岸,到家洗一个澡,吞了两口饭,跑到胶州路万国殡仪馆去,遇见的只是真诚的脸,热烈的脸,悲愤的脸,和千千万万将要破裂似的青年男女的心肺与紧捏的拳头。
  这不是寻常的丧葬,这也不是沉郁的悲哀,这正像是大地震要来,或黎明将到时充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