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5320字。
文言文阅读
浙江省嘉兴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一)(17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甲)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节选自李密《陈情表》)
(乙)
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追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疱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家有老妪,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婵也,乳二世,先妣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日:“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节选自归有光《项脊轩志》)
10.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拔擢”意为提拔、擢升,文言文中表示官职变动的词语还有“迁”,“左迁”指降职贬官。
B. “表”是古代臣子向帝王上书提出异议的一种文体,《出师表》即诸葛亮写给刘禅的建议。
C. “先妣”指已故的母亲,成语“如丧考妣”中的“考妣”意思为已经去世了的父亲和母亲。
D. “宣德”是古代帝王用来纪年的年号,“元丰七年”“乾隆三十九年”等均使用年号纪年。
11.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但以刘日薄西山 娘以指叩门扉曰
B. 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室西连于中闺
C. 报养刘之日短也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
D. 客逾疱而宴 呱呱而泣
12. 下列对两篇选文相关内容的概括或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甲文陈述作者不能奉诏的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折中办法,即先尽孝道、后报国恩,以期说动晋武帝。
B. 乙文叙写庭院 两次变迁,从篱笆到院墙,家中凌乱不堪,每况愈下,由此写出了大家庭的分崩离析。
C. 两篇选文都体现了作者对亲人、家庭的重视,甲文呈现了至深孝道,乙文则表达了对亲人的深情怀念。
D. 两篇选文都能体现事、情、理结合的特点,甲文表达“愿乞终养”的诉求,乙文传达世事变迁的感慨。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2)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
浙江省舟山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检测语文试卷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越山西南高而下倾于海,故天目于浙江之山最高,然仅与新安之平地等。自浙望之,新安盖出万山之上云。故新安,山郡也。州邑乡聚皆依山为坞而山惟黄山为大大鄣山次之。秦初置鄣郡以此。
唐广明之乱,都使程沄集众为保,营于其外,子孙遂居之。新安之程,蔓衍诸邑,皆祖梁忠壮公。而都使实始居汊口。其显者,为宋端明殿学士珌。而若庸师事饶仲元,其后吴幼清、程钜夫皆出其门,学者称之为徽庵先生。其他名德,代有其人。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