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8340字,答案扫描。
巴彦淖尔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考试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部编版必修上、下册。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数字技术的发展,既深刻改变着文化产品的生产方式和传播格局,也为文化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面向未来,我们必须顺应趋势推进文化数字化发展,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以数字技术赋能文化建设,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
以数字技术赋能文化发展,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内在要求。一方面,数字技术的运用,为人们共享文化成果提供了便利;另一方面,数字技术也为内容创作拓展了空间,有利于生产出更多优秀文化作品。比如,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在今年年初推出的动画片《中国奇谭》,将新的制作技术与传统动画美学结合,通过CG(计算机动画)、“三渲二”等技术手法对中国传统文化故事进行全新解读,受到观众好评。这充分说明,运用好数字技术,有助于生产更多形式上融通古今、视听上虚实联动、审美上雅俗共赏的优秀文化产品,从而提高文化产业的质量和水平,让文化数字化成果惠及更多人。
以数字技术赋能文化发展,是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题中应有之义。数字技术的突破和应用,能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提供技术支撑;而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反过来又会对数字技术提出新的要求,进而带动数字技术持续迭代创新。坚持推动数字技术与文化繁荣有机融合,加快文化产业数字化布局,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和文化消费模式,就能不断激发新型文化业态的创新潜能。
以数字技术赋能文化发展,也有利于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如今,信息传播日益呈现移动化、视频化趋势,互联网视频越来越成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重要形式。在某视频网站,通过平台提供的数字技术支持,有超过23万UP主(上传者)通过虚拟形象和用户交流互动。不少创作者在视频里展示非遗技艺,制作传统美食,演奏传统乐器,用影像记录生活的点滴变化,向海外用户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今天,世界比以往更加期待了解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积极利用新兴技术手段,讲述丰富多彩、生动可感的中国故事,促进各国青年的交流与对话,有助于不断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
数字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为文化繁荣发展打开了巨大的空间。抓住数字发展机遇,提升数字文化服务能力,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企业、文化业态、文化消费模式,推出更多高品质文化产品,必能推动文化强国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
材料二:
推进公共数字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内在要求,也是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要的重要途径。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把握好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新机遇,加快推进公共数字文化建设,促进文化服务和数字技术深度融合,让广大人民群众享有更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化产品的生产方式和传播格局的改变,是受到了数字技术发展的影响。
B.数字技术有利于生产出更多优秀文化作品,也便于人们共享文化成果。
C.动画片《中国奇谭》受到观众好评,是因为运用了数字技术来进行制作。
D推动数字技术与文化繁荣的有机融△管理家能够激发新形文化业态 的创新潜能。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推进文化数字化建设,是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要的重要途径。
B.数字文化作品健康向上,通俗易懂,喜闻乐见,其感染力和影响力能得以增强。
C.加快推进公共数字文化建设,只有多方社会力量参与,才能把文化事业和产业做大做强。
D.要让数字文化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就必须做好规划,消弭城乡数字文化鸿沟。
3.下列选项,不属于数字文化特征的一项是(3分)
A.文化的数字化共享。
B.具备创新性、体验性、互动性的文化服务与共享模式。
C.以计算机、互联网以及数字化视频进行信息采集、处理、存储和传输。
D.深刻改变着文化产业的生产、传播和消费方式。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点和主要论证方法。(4分)
5.如何加快推进公共数字文化建设? 请结合材料二谈谈你的看法。(4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冬日絮语 冯骥才
每每到了冬日,才能实实在在触摸到岁月。
年是冬日中间的分界。有了这分界,便在年前感到岁月一天天变短,直到残剩无多!过了年忽然又有大把的日子,成了时光的富翁,一下子真的大有可为了。
岁月是用时光来计算的。那么时光又在哪里?在钟表上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