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6850字。

  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调研测试
  八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一、积累与运用(24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3题。(8分)
  书( jí)是青春年华里最忠实的伙伴,纸笔是寄托情感最可靠的港湾。在阅读中,你们将拓宽视野,去见识更加广(mào)多彩的世界(甲)在写作中,你们将鲜活思想化为诗篇,铺满前进的路。同学们,去读书(乙)去思考(乙)去用文字向世界发出(zhōng )心的问好吧。
  幽幽书香,点点墨趣。于(xuān)嚣嘈杂处寻一方净土,静静地与书为伴,丰富思想,愉悦心境。愿你们的每一词每一句都挥洒着智慧的光芒。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2. 在甲乙两处分别填入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分号   逗号   B.分号  顿号
  C.逗号  逗号    D.逗号  顿号
  3.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文中加点的四个短语“青春年华、拓宽视野、鲜活思想、点点墨趣”结构类型完全一致。
  B.文中画横线句子“愿你们的每一词每一句都挥洒着智慧的光芒”没有语病。
  C.文段中画水浪线句子“纸笔是寄托情感最可靠的港湾”运用了暗喻修辞。
  D.《诗经》,先秦时称《诗三百》,到了唐代被奉为经典,列为《五经》之一。
  4. 根据提示填写课文原句。(8分,(1)~(4)每题1分,第(5)题4分)
  (1)________________,君子好逑。       (2)________________,但余钟磬音。
  (3)夜来城外一尺雪,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讲信修睦。
  (5)徜徉古诗,我们感受到杜甫以推己及人的情怀体察人间冷暖,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
  道出了“                 ,                  ”的理想;也品读到陆游虽然在仕途上屡遭排挤,依然如《卜算子??咏梅》中梅花一样“                 ,                  ”保持独立不倚、坚守正义的人格。
  5. 综合实践活动(8分)
  八年级同学准备开展以“以和为贵”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面的任务。
  (1)【活动一:为“和”宣传】为营造活动氛围,请将下列词语与上联合成一副对联。(2分)
  词语:奇花  和睦  五十六朵   同春
  上联:二十四时节气乾坤竞秀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活动二:觅“和”之意】从古至今,“和”的内涵不断丰富,涉及多个方面。阅读下面材料,请用简洁的文字概括你对B、D两则材料中“和”的理解。(2分)
  A.事父母者莫善于顺,宜兄弟者莫善于让。——徐祯稷《耻言》
  B.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①不入洿池②,鱼鳘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                                  ——(《孟子??梁惠王上》)
  C.夫和实生物③,同则不继④。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⑤而物归之。——《国语??郑语》
  D.中国秉持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愿同各国一道,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坚持和而不同,倡导美美与共,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习近平总书记
  【注释】①数罟:密网。②洿池:池塘。③生物:生成万物。④继:发展、继续。⑤丰长:丰富而长久。
  我的理解:
  A.“和”是子女孝顺父母,兄弟友爱谦让,是一个家庭的融洽和睦。
  B.“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和”是反对单一元素的简单强化,主张不同元素之间的协调平衡。
  D.“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活动三:践“和”之行】小靖同上浏览了一则新闻,请你在阅读这则新闻后,完成相关任务。(4分)
  新闻内容:
  近日,“2023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调查推选活动”在杭州启动,确定了“2023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候选城市(区)名单,江苏靖江市榜上有名。本次活动以“高质量发展让城市更幸福”为主题,由瞭望东方周刊、瞭望智库共同主办,杭州市委宣传部等联合承办。
  ①请用一句话概括这则新闻内容,不超过20字。(2分)
  ②小靖在看到这则消息后内心很自豪,充满幸福感的城市一定是和谐的城市,但小靖发现生活中还存在一些“不和谐”现象,请指出并提出改善建议。(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66分)
  (一)阅读下面古诗文,回答6~12小题。(22分)
  【甲】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宋??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