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110字。
第2课周总理,你在哪里
一、积累运用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征途(zhēng) 山巅(diān) 谷穗(suì) 大地轰鸣(mín)
B.辽阔(liáo) 宿营(sù) 外宾(bīng) 鞠躬尽瘁(cuì)
C.足迹(jì) 砍伐(fá) 悼念(diào) 丰功伟绩(jì)
D.缅怀(miǎn) 篝火(gōu) 沉甸甸(diàn) 日理万机(jī)
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诗的世界是真、善、美的世界。诗是在爱的琴弦上 出的生命之歌,当人们在诗的世界中徜徉的时候,或感到 ,或感到躁动,或感到酣畅,或感到震惊……在迷离恍惚之中,被一种巨大的艺术魅力所 。
A.弹弄 温和 征服 B.弹弄 平和 说服
C.弹奏 平和 征服 D.弹奏 温和 说服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他的嗓子从小就嘶哑,你就别勉强他学唱歌了。
B.赵锐同学学习成绩优异,体育、文艺方面能力突出,同学们对他的丰功伟绩赞不绝口。
C.“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几个字是对周总理一生最好的评价。
D.使用公筷公勺成为潮流,倍受市民推崇,这种“新食尚”成为时下的餐桌文化。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中国哲学自始就关注人,其体系中的学以成人,不仅是成就全面发展的人格,更多的是成就一种技艺。
B.《全唐诗》作为一本唐诗合集,编校于清代康熙年间,收录了约二千二百余名诗人的四万八千九百余首诗作。
C.研制团队采用了主动悬架设计并开展了内场下陷脱困,通过主动悬架构型的变化,实现了“祝融号”的抬轮和蠕动。
D.从面对现实、面向未来的层面出发,中美双方确认了各自政府的优先事项、彼此的红线及可能的合作领域。
5.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
A.你永远/居住在/太阳升起的地方
B.你/在革命需要的/每一个地方
C.伐木工人/正在回忆/他亲切的笑语
D.你的人民/世世代代/想念你
6.下列各句,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春月是一只青春鸟,驮着幽幽夜色,栖落在古城的墙角。
B.周总理,我们的好总理,你在哪里啊,你在哪里?
C.宽容,是一种坦荡,是一种豁达。
D.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是桃儿、杏儿、梨儿。
7.下列关于诗歌内容的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本诗构思巧妙,以“呼唤寻找—询问—回答”的形式,表达出周总理鞠躬尽瘁为人民,人民永远热爱他的主题。
B.联系上文寻找的内容可知,“我们在天安门前深情地呼唤”中的“深情”,包含有悲痛、敬仰、怀念等情感。
C.诗人多次重复“他刚离去,他刚离去”的作用是加强了语气的亲切感,巧妙暗示周总理“虽死犹生” ,寄寓了人民的无限哀思。
D.诗人让高山、大地、森林、大海来回答人民的发问,既展现了总理为革命、为人民辛勤工作的生动画面,又深化主题,造成山水有情的动人意境。
8.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答题。
“少年心事当拿云”,立志应从少年始,正如周恩来十三岁就发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宏愿。只有从小立志,尽早规划自己的人生, (意气风发/意气用事)朝着既定的目标进发,才会为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而不致使生命的旅程在人生的初始阶段,就迷失在黑漆的荒原。让我们牢固实现远大的志向,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1)在田字格内用正楷字抄写下面的文字。
以梦为马 不负韶华
(2)结合语境,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
(3)画线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
9.下面是你班同学搜集的周总理的挽联,请你补充完整。
有雄才,有伟略,有奇勋,实在有德;
无后裔,无偏心, , 。
二、课内阅读
阅读《周总理,你在哪里》全文,回答下列问题。
10文中的破折号有何作用?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