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8030字。

  上海市宝山区2022-2023学年(五四学制)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一、句子默写
  1.(1)长风破浪会有时,               。(《行路难》)
  (2)              ,影布石上。 (《小石潭记》)
  (3)醉翁之意不在酒,              。(《醉翁亭记》)
  (4)小明在月夜欣赏湖光美景,不禁想起了《岳阳楼记》中“           ,          ”两个比喻句。
  二、对比阅读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各题
  【甲】
  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乙】
  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丙】
  东坡诗文
  东坡诗文,落笔辄为人所传诵。每一篇到,欧阳公①为终日喜,前后类如此。一日与棐②论文及坡,公叹曰:“汝记吾言,三十年后,世上人更不道著我也!”崇宁、大观间,海外诗盛行,后生不复有言欧阳公者。是时朝廷虽尝禁止,赏钱增至八十万,禁愈严而传愈多,往往以多相夸。士大夫不能诵坡诗,便自觉气索③,而人或谓之不韵。
  【注释】①欧阳公:指欧阳修。②棐:指欧阳修的儿子欧阳棐。③海外诗:指苏东坡被贬海南所作的诗。④气索:气短,指没面子。
  2.【丙】文中的“东坡”指的就是【甲】【乙】两篇作品的作者(原名)      。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1)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    
  (2)前后类如此(         )
  4.对【丙】文画线句意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世人再也不会说我的文章啊! B.世上不会有人说到我了啊!
  C.世上的人再也不会说到我啊! D.世人不会说到我的文章啊!
  5.【甲】【乙】两篇作品中,都有涉及“月”的语句。【甲】词中“月有阴晴圆缺”一句,写出月亮             的特点;【乙】文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一句,描绘出月色            的特点。
  6.根据【丙】文内容,东坡诗文“为人所传诵”的具体表现有:(1)            ;(2)苏东坡被贬海南时所作的诗很流行;(3)                   。(用自己的话回答)
  7.分析【甲】【乙】两篇作品在写作背景、写作内容、写作手法和思想情感四个方面的共性。
  (1)                                (2)                        
  (3)                               (4)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人贵有自知之明
  ①“自知之明”一词出自《老子》:“知人者智也,自知者明也。”一个严于解剖自己的人,往往是有自知之明的。但人要做到这一点,往往是比较难的,解剖别人易,解剖自己难。所以,人们又说“人贵有自知之明。”意思是说能清楚认识自己是最明智、最难能可贵的。
  ②人贵有自知之明,难的是真正了解自己,战胜自己,驾驭自己。自以为自知和真正自知不同,自以为了解自己是大多数人容易犯的毛病,真正了解自己是少数人的明智。人生如秤:对自己的评价秤轻了容易自卑,秤重了又容易自大。只有秤准了,才能实事求是、恰如其分地感知自我,完善自我,真正做到自知之明。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