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10150字。
湖南省永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道德理念,为我们党推进理论创新提供了丰富思想文化资源。中国共产党人是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实践者,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在百年奋斗历程中,我们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提供科学指引,推动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取得胜利,推动中华文明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强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博大精深的灿烂文化,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活力,丰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内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精神力量。
(摘编自唐洲雁《中华文化的时代精华》)
材料二:
尽管王阳明的诗歌在传统诗学中并不显著,但他始终没有远离诗教传统和诗歌创作。其以诗歌“言志”,在生活经历、生命感知及思想建构、价值追求中表达其特定的良知学诉求。值得寻味的是,由阳明的诗歌可窥见一个儒者特有的创作风格:诗性哲理及其丰富的伦理意蕴。
“家国”是中国传统社会人伦道德的基本场域,家国情怀则为儒家伦理的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们党百年奋斗的历程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推动中华文明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的历程。
B.在5000多年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的灿烂文化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沃土。
C.家国情怀是王阳明诗歌的核心主题,这证合了圣人之道以及儒者之志的恒久价值,可见他已达到儒家“乐以忘忧”的境界。
D.王阳明在诗歌创作中不拘于具体的咏物,同时抒发了他的济世情感,不但拓展了思维空间,而且提升了诗歌的境界。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因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弘扬者。
B.王阳明的诗歌创作在传统诗学中并不显著,所以他必须以诗“言志”,来表达其在生命感知、思想建构及价值追寻等方面特定的良知学诉求。
C.王阳明秉持儒者的气节操守,追求儒家价值,尽管他处境艰难,却仍然心系“家国天下”,从他的诗歌的字里行间中可见一斑。
D.王阳明诗歌创作的重要风格是将诗歌与思想融为一体,把济世情感以诗歌的方式表达出来,彰显出了儒家思想伦理底色的重要特质。
3.下列选项中,不能表达“家国情怀”这一思想的一项是( )
A.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其一)
B.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示儿》)
C.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
D.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 (高蟾《金陵晚望》)
4.材料二例举了王阳明的多首诗歌论证其伦理意蕴,请分析举例论证的好处。
5.央视的电视节目《典籍里的中国》《国家宝藏》《中国诗词大会》,一些短视频如“抖音”“快手”等在传播中华传统文化方面方兴未艾。如何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请结合材料一谈谈你的看法。
二、文学类阅读-双文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长明灯
鲁迅
长春阴的下午,吉光屯唯一的茶馆子里的空气又有些紧张了,人们的耳朵里,仿佛还多留着一种微细沉实的声息——
“熄掉它罢!”
“还是这样么?”三角脸拿起茶碗,问。
“听说,还是这样,”方头说,“还是尽说‘熄掉它熄掉它’,眼光也越加发闪了。见鬼!这是一个大害,我们倒应该想个法子来除掉他!”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