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7380字。
2023年春季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卷
八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20分)
注意: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本试题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将答题卡交回。
一、积累(21分)
阅读下面的语段,按要求完成问题。
随着时间的流逝,北美又与亚洲和欧洲分开,南美也与非洲相离。(如果看一张地图,并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在一起,你就会看到它们拼合得多么天衣无缝。)印度向北移动,并且大约在5000万年前与亚洲相碰撞,形成巨大的喜马拉雅山脉。两个陆块在那里聚合并缓慢地褶皱变形。南极和澳大利亚也已相互分离。当大陆相互分离时,每一个大陆都xié( )带着自己的恐龙而去。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3分)
xié( )带 碰撞( ) 褶皱( )
2.画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2分)
阅读下面的语段,按要求完成问题。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俑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3.文中有一个有错别词,它是“__________”,应改为“__________”。(2分)
4.“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一句中“他”指代的是( )(2分)
A.渔火 B.豆麦 C.笛声 D.夜气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经过主任再三解释,才使他怒气逐渐平息,最后脸上勉强露出一丝笑容。
B.是否拥有努力向上的热情,是一个人年轻的标志之一。
C.家庭和学校对孩子安全问题的过度关注,反而会降低孩子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D.为营造全区“壮族三月三”良好的节日气氛,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决定全区放假两天。
6.古诗文默写。(10分)
一句“山川异域,风月同天”使得古诗词这一传统文化优秀元素再次流行开来。通过古诗文,我们感慨于《子衿》中(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女主人公对恋人的思念与牵挂;我们沉醉于陶渊明《桃花源记》中(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那平静、祥和、安宁的美丽桃源环境;我们感叹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波涛汹涌;我们憧憬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美好情愫;我们沉浸在深秋时节《蒹葭》中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惆怅与伤感中。
二、阅读(39分)
(一)阅读《大自然的语言》(节选),完成7~9题。(7分)
大自然的语言(节选)
竺可桢
①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
②首先是纬度。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二十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十天。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
③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两地纬度相差无几,但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
④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
⑤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
7.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大自然的语言》作者竺可桢是我国著名的气象学家、地理学家。
B.第③段画线句中的“凡是”一词说明没有例外,突出了情况的普遍性。
C.选文在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