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710字。
吉林省公主岭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15分)
1.请在相应的横线上端正地书写正确答案。(第1-5题每句1分,第6题2分,第7题6分。)
(1)可怜身上衣正单, 。(白居易《卖炭翁》)
(2) ,萧萧班马鸣。(李白《送友人》)
(3)所谓伊人, 。(蒹葭《诗经.秦风》)
(4)好友转学,临走前你用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 , ”的诗句,向他表达即使相隔很远,长久不见,也会保持深厚的友谊的心意。
(5)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中通过细节描写表现自己家境贫寒的句子是:
, ”
2.八年级的学习生活即将结束,为了表示对语文老师的感谢与敬意,张阳同学想给老师一张纪念卡。卡片中有张阳同学拟写的上联,请你根据平时的积累,帮他完成下联的拟写。(2分)
上联:日暖风和绽桃李
下联:
3.阅读下面的语段,按要求完成题目。(6分)
理想信念的坚定,来自思想理论的坚定。认识真理,掌握真理,①信yǎng 真理,悍卫真理,是坚定理想信念的精神前提。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的基础之上,建立在马克思主义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之上,建立在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②崇高价值的基础之上。我们坚定,是因为我们遵循的是真理;我们坚定,是因为我们追求的是规律;我们坚定,是 我们代表的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2分)
①信y??ng ②崇高( )
(2)语段中有一个错别字,应将“ ”改为“ ”。(1分)
(3)文中的横线上应填入的关联词语是“ ”。(1分)
(4)请指出画线句子的语病并提出修改意见。(2分)
语病:
修改意见:
二、阅读(45分)
(一)古诗文阅读(15分)
(甲)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8-12题。(10分)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4.本文作者是 (朝代)文学家 。(1分)
5.解释下列加点词语。(2分)
(1)才美不外见
(2)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6.本文描述了“千里马”怎样的悲惨遭遇?有什么作用?(2分)
7.作者借千里马的遭遇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8.在现实生活中,想成为有用武之地的“千里马”,需具备哪些条件?(3分)
(乙)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13-15题。(5分)
有人卖骏马者,比①三旦立市,人莫知之。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愿子还②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③之贾。”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④而马价十倍。 (选自《战国策》)
【注释】①比:副词,接连地。②还:通“环”,环绕。③朝:早晨。 ④一旦:一天。
9.下面句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1分)
例:策之不以其道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