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9400字。
2005—2006学年高二年级升级考试试题
语      文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 共30分)和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120分)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一卷答案涂在答题卡上,第二卷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不得分。
第一卷(30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A.踟蹰(zhí)   朝搴(qiān)   伶俜(pīng)    殒身不恤(yǔn)
B.訇然(hōng)  浸渍(zì)     嘲哳(zhē)     茕茕孑立(qióng)
C.回溯(sù)    喋血(dié)    编纂(zuǎn)    鞭辟入里(pì)
D.阑珊(lán)   斐然(fěi)    歆羡(xīn)     遏其生气(yè)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憔悴    变换无常    欲盖弥彰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B.精辟    风烛残年    自惭形秽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C.悚然    耸人听闻    理曲词穷     初生牛犊不怕虎
D.黯淡    囤集居奇    惊慌失措   事实胜于雄辩
3.依次填人下面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他好像有点印象,一时又糊涂难记,只得细细     ,好不容易才想出了县委吴书记和他的汽车。
②如果没有自己家庭由盛转衰的遭遇,又没有深厚的文学功底,曹雪芹就写不出高      的《红楼梦》来。
③全球石油价格不断攀升,中国作为全球能源      大国,建立战略石油储备是必要的。
④被海啸袭击的印度尼西亚处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历史上就是一个地震频发国,      这次地震属浅源地震,      破坏性比较大。
A.琢磨    品位    消费    况且/因而
B.捉摸    品味    耗费    因为/所以 
C.捉摸    品位    耗费    况且/因而
D.琢磨    品味    消费    因为/所以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当葛朗台把一把路易摔在床上的时候,葛朗台太太和女儿面面相觑,莫名其妙。
B. 北京城内的大茶馆已相继关了门。“裕泰”是硕果仅存的一家了,可是为避免被淘汰,它已改变了样子与作风。
C.陈奂生进城,并不象走进贾府的林黛玉那样,首鼠两端,步步留心,时时在意。
D. 2004年12月5日,必将在人类抗击疾病的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因为世界上第一个SARS病毒灭活疫苗通过Ⅰ期临床研究。
5.下列各句中的标点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华大妈听到“痨病”这两个字,变了一点脸色,似乎有些不高兴;
但又立刻堆上笑,搭讪地走开了。
B.陈奂生的心,忐忑忐忑大跳。“我的天!”他想:“我还怕困掉一顶
帽子,谁知竟要两顶!”
C.《人间喜剧》(被称为“社会百科全书”)通过91部小说,2100多
个人物,展示了19世纪前半叶整个法国社会生活画卷。
D.我国的小说源远流长,它是从神话传说开始的。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志怪志人小说。
6.下面对作家作品的解说,有误的一项(   )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赋、比、兴是其主要的表现手法;《楚辞》是我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离骚》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与北朝民歌《木兰辞》并称为“乐府双璧”。
B.《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的民歌集,因只有十九首而得名;“乐府诗歌”原指汉代官府(乐府)从民间收集整理的一部分诗歌,后来泛指各朝民歌和一部分文人创作的具有民歌特色的诗歌。 
C.“三曹”是指曹操、曹丕和曹植三父子,其中以曹植的文学成就最高。“三苏”指北宋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以苏轼的文学成就最高。
D.词到宋代才广为流行,宋词习惯上分为婉约和豪放两派:婉约派以写闺情、离绪为主,著名的有柳永、李清照、秦观、文天祥等;豪放派扩大了词的题材,对社会生活的种种感受皆可入词,著名的有苏轼、辛弃疾、姜夔等。
7、选出下列没有通假字的一项(   )
A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B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昂其直,居为其货。
C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          
D死何裨益?不如自行搜觅,冀有万一之得。 
8、选出下列每组词中加点词的解释相同的一组(   )
A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则虽好游者不能穷也
B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C举世誉之而不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