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9410字。
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上)期末测试卷
七年级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十页,四个大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28分)
1.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4分)
轻轻地打开七年级语文课本,自然风物、人情百态犹如一幅幅画呈现在眼前,时时触动着我们的心灵——鲁迅先生那百草园中的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刘湛秋先生笔下的夏天的雨也有夏天的性格,热烈而又粗①;莫怀戚解决散步时的分②,彰显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美德;白求恩的纯③热忱,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爱慕虚荣的商人庇护神自高自大,令人可笑……
(1)依次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zǎn bì B.cuán bì C.zǎn pì D.cuán pì
(2)在语段横线处填入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①犷 ②歧 ③萃 B.①旷 ②岐 ③粹
C.①犷 ②歧 ③粹 D.①旷 ②岐 ③萃
2.请根据提示,完成古诗文默写。(8分)
(1)水何澹澹,_____________。(曹操《观沧海》)
(2)晴空一鹤排云上,_____________(刘禹锡《秋词》其一)
(3)_____________,思而不则殆。(《<论语>十二章》)
(4)《夜雨寄北》中,超越时空,把当前的时间推移到未来,让未来的欢聚反村出今夜的愁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爱国情怀,是很多文人墨客喜爱表达的情感之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在遭遇战乱时,处于军旅之中的岑参借花思乡,表达对和平的渴望;“_____________,铁马冰河入梦来”。《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不以衰老自弃的陆游借写风雨梦境,抒发那感人的报国之志。
3.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左迁”指降职贬官,中国古代大多以“右”为尊。
B.《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C.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的区别。谦称是表示谦虚的言辞,用于自称,例如称呼自己为“鄙人”。尊称是指含尊敬口吻的用语,表示尊敬,一般对他人,例如称呼别人的父亲为“家君”。
D.寓言一般篇幅比较短小,常常用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故事的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
4.学校中心花园的美景吸引了许多同学。下面是某位同学写的一个小片段,请你阅读并完成任务。(3分)
【甲】进入深秋的爬山虎,与夏日碧玉似的绿截然不同,换上了烟霞般的红。【乙】“霜重色愈浓”,不错的,这一片片叶子红得浓烈,红得烂漫,像把终年贮蓄的红色全拿出来了。【丙】秋风吹起,这一把把红色的小子随风起舞,于是那红色流动起来,真是________。风停了,夕阳染红了天空。沐浴在霞光里,显得绚丽而又灵动。
(1)结合语境,在文段横线处填入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1分)
A.美不胜收 B.五彩斑斓
(2)画横线的句子是个病句,请你帮助修改。(1分)
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善用比喻是这个小文段的一个特点。文段中【甲】【乙】【丙】三个句子没有运用比喻的一项是( )(1分)
A.【甲】 B.【乙】 C.【丙】
5.名著阅读。(任选一题作答)(4分)
(1)鲁迅在《朝花夕拾》一书中写到了对自己有深刻影响的一些人物,有保姆、老师、朋友、邻居等,请说说他在哪两篇里提到了他的老师,他们是谁,他们的哪些品质(精神)让鲁迅记忆深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西游记》中很多人物既保持着动物性,又有神的本领,还兼有人的特点。请从孙悟空和猪八戒中任选其一,结合原著简要分析。
6.学校拟举行“致敬??经典”综合性学习活动,请完成下面任务。(6分)
(1)致敬经典,与书香为伴,必须广泛阅读。下列成语中全都表示一个人阅读面广、书读得很多的一项是( )(2分)
A.博览群书、学富五车 B.汗牛充栋、一目十行
C.满腹经纶、含英咀华 D.字斟句酌、废寝忘食
(2)学校举办“致敬国学经典”活动,需要设计条标语,现在已经有了上句,请根据画线句子修改下句(要求:与上句语意相关、句式相同、字数相等)。(2分)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渊源流长:国学宝藏,异彩纷呈,历久弥香。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其展现永久魅力,增添时代风采。要让经典国学引领我们在新时代茁壮成长,助圆中华民族全面复兴的梦想。
上句:传统文化展魅力添风采 下句:经典国学引领成长,助圆复兴梦想
修改后的下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明拿到语文书说:“古诗文远离我们这个时代,我不想学古诗文。”请你联系下面两则材料,向他说明两点学习古诗文的意义。(2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