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27130字。

  山东省德州市2022-2023学年度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亲密的共同生活中各人互相依赖的地方是多方面和长期的,因之在授受之间无法一笔一笔地清算往回。亲密社群的团结性就依赖于各分子间都相互地拖欠着未了的人情。欠了别人的人情就得找一个机会加重一些去回个礼,加重一些就在使对方反欠了自己一笔人情。来来往往,维持着人和人之间的互助合作。亲密社群中既无法不互欠人情,也最怕"算账"。"算账 ""清算"等于绝交之谓,因为如果相互不欠人情,也就无需往来了。
  但是亲属不管怎样亲密,终究还是体外之己。如果要维持这种亲密团体中的亲密,不成为"不是冤家不碰头",也必须避免太重叠的人情。社会关系中权利和义务必须有相当的平衡,这平衡可以在时间上拉得很长,但是如果一面倒,社会关系也就要吃不消,除非加上强制的力量,不然就会折断的,防止折断的方法之一是减轻社会关系上的担负。举一个例子:云南乡下有一种称上寅的钱会,是一种信用互助组织。我调查了参加宣的人的关系,看到两种倾向,第一个是避免同族的亲属,第二是侧重在没有亲属关系的朋友方面。我问他们为什么不找同族亲属入寅?他们的理由是很现实的。同族的亲属理论上有互通有无、相互救济的责任,如果有能力,有好意,不必入寅就可以直接给钱帮忙。事实上,这种慷慨的亲属并不多,如果拉了入寅,假若不按期交款时,碍于人情不能逼,结果寅也吹了,所以他们干脆不找同族亲属。我调查时就看到一位窦首为此发急的情形。他很感慨地说:钱上往来最好不要牵涉亲戚。这句话就是我刚才所谓减轻社会关系上的担负的注解。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血缘和地缘》)
  材料二:
  在中国人的社会交换体系中,人情是一个核心性的概念。我以对下岬村送礼规则和多种形式的互惠的讨论来探讨人情。尽管互惠作为一个抽象原则也许存在于每一个社会,但事实上在社会生活的特定情境中它如何调节人的行为仍然不得而知。于是我开始探究赠礼、受礼和回礼的具体活动,逐渐发现下岬村民中有四种通行的礼物交换规则,其中每一种都从一个不同的角度反映出互惠原则。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亲密社群中,不管是“算账”“清算”,还是因处理不当造成的“还债”,都会给人际交往带来消极影响。
  B.蜜是游离于同族亲属之外的互助组织,它对成员的权利和义务具有约束力,减轻了因人情带来的负担。
  C.人情是积极的社会参与,体现了互惠的原则,但个体主动地扩大或收缩关系网,主要是基于利己的目的。
  D.下岬村是熟人社会,在这里礼物馈赠不单是双方的事,社会地位、社会评价都会影响赠礼、回礼等行为。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人情的维系有赖于社会关系中权利和义务的动态平衡,它具有长期性的特征,因而有可能超越代际而继续存在。
  B.在礼物馈赠中,回礼的方式、时机都有讲究,这说明人情的意义不仅建在实物的基础上,更建立在其象征意义上。
  C.研究中国文化中社会交换的性质,除了把握互惠的基本原则之外,还需要结合特定的情境来分析人的特殊行为。
  D.在社会学中,民众惯常的话语也具有很强的研究价值,因为它们可以反映民众普遍认同的价值观念和处事原则。
  3.下列《红楼梦》的相关情节,不能体现材料中的“人情”的一项是(3分)
  A.第1回,甄士隐得知寄居葫芦庙的贾雨村赶考缺少盘缠,送给他五十两白银,并说“愚虽不才,‘义利’二字却还识得”。
  B.第6回,刘姥姥一进荣国府,临走时,王熙凤让平儿把二十两银子送至刘姥姥跟前,并说"暂且给这孩子做件冬衣罢"。
  C.第22回,宝钗十五岁生日,湘云因没有准备礼物,遣人回家,“将自己旧日作的两色针线活计取来,为宝钗生辰之仪”。
  D.第24回,贾芸从醉金刚倪二那里借来十五两银子,买了冰麝“孝顺”王熙凤,并谎称这
  是一个开香铺的朋友送给他的。
  4.请结合两则材料内容,给“人情”下一个简要定义。(4分)
  5.材料二两处引文都是对“回礼”的分析,请谈谈两段引文语言表达的差异。(4分)
  【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相关内容的能力。作答时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
  (2)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说法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作答时要读懂材料,仔细比对各个选项的说法,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的论点和论据的分析理解能力。作答时首先要理解材料中的“人情”的有关内容,然后结合选项逐一分析。
  (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通渭人家
  贾平凹
  ①通渭是甘肃的一个县,我去的时候正是五月,途经关中平原,到处是麦浪滚滚,成批成批的麦客蝗虫一般从东往西撵场子,他们背着铺盖,拿着镰刀,涌聚在车站、镇街的屋檐下和地头,与雇主谈条件,讲价钱,争吵,咒骂,其或就大打出手。环境的污染,交通的混乱,让人急迫而烦躁,却也感到收获的紧张和兴奋。一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