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5940字。

  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
  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
  1.  古诗文默写。
  经典诗文,美不胜收。下面是小明同学整理的读书卡片。请根据相关信息,补写以下古诗文名句。
  句子 主题、情感 作者作品
  几处早莺争暖树,① ______ 。 莺歌燕舞,生机盎然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② ______ ,家书抵万金。 家书珍贵,思乡思亲 杜甫《春望》
  悠哉悠哉,③ ______ 。 思念淑女,彻夜难眠 《诗经??关雎》
  满面尘灰烟火色,④ ______ 。 烧炭艰辛、生活困苦 白居易《卖炭翁》
  安得广厦千万间,⑤ ______ 。 心有他人,忧国忧民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虽有至道,弗学,⑥ ______ 。 实践求实,方出真知 《虽有嘉肴》
  ⑦ ______ ,⑧ ______ 。 男女老少,欢乐祥和 陶渊明《桃花源记》
  ⑨ ______ ,⑩ ______ 。 水击三千,奋飞直上 《北冥有鱼》
  二、名著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
  2.  经典不朽,历久弥新。请你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央视最火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选择《尚书》作为节目的开篇,是因为《尚书》素有“政书之祖,史书之源”之称;《典籍里的中国》第二季以《诗经》为首,“民族回首,必见《诗经》。”
  【材料二】在部队中① (人物)当了骑兵,作战异常勇猛。战斗之余,他还喜欢读② (书籍)、《斯巴达克斯》等小说,抽空讲给战友们听。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1) 《经典常谈》是 ______ (作者)撰写的一部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的著作。
  (2) 请你结合《经典常谈》,简要概括《尚书》素有“政书之祖,史书之源”之称或“民族回首,必见《诗经》”的原因。
  (3) 在材料二的横线处填写相关内容。
  ① ______
  ② 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3小题,共42.0分)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抗风桐
  欧世金郑茂琦等①沿着环岛路,伫立着一排无言的“战士”——抗风桐。它们枝叶稀疏,常年翠绿,虽历经风吹日晒,树干却挺拔向上。
  ②军嫂魏莉上岛探亲的第一天,就被丈夫赵凯龙拉去与抗风桐合影留念。作为第一批登岛的中队官兵,赵凯龙了解岛上的一草一木。“它就像沙漠里的胡杨,生命力特别顽强。吹断一根枝条,落在地上就会生根发芽,又长出一棵树来。”赵凯龙向妻子介绍抗风桐的时候,眼睛里闪烁着骄傲的神采。
  ③在接下来的几天里,魏莉目睹了守岛官兵训练和执勤的场景。当与全岛军民共同见证五星红旗在祖国最南端的城市冉冉升起的那一刻,她真正体会到了丈夫守岛的意义。
  ④下岛的前一天,两人并肩在岛上散步。走着走着,魏莉忽然在一棵抗风桐旁停下脚步。 她仰头凝视着它巨大的树冠,又摸了摸它粗粝的树皮,若有所思地说:“你们都像这树,抗风,枝枝杈杈都连着小岛的泥土……”赵凯龙听后,扯着路旁抗风桐的枝条,久久没有说话。
  ⑤第二天,魏莉坐在船上,紧紧搂着孩子,把丈夫最喜欢的歌儿哼唱了一路:“小岛上有片美丽的绿色,抗风桐的名字你可曾听说;它就像我们亲爱的战友,肩并肩一同守望着祖国……”
  ⑥在中队,赵凯龙是名副其实的“老三沙”。对于家人,他常怀愧疚,可心中的信念却从未动摇过。从上岛的第一天起,他记住了队长的话,“扎下根来,成为狂风吹不倒、恶浪冲不垮的抗风桐”。
  ⑦训练、巡逻、站哨……岛上的日子重复、平淡而又琐碎。然而,平淡生活里也常有突如其来的生死考验。
  ⑧永兴岛作为一座以“风岛”著称的岛屿,全年超过 200天被6级以上大风侵袭。在数次紧急救援中,赵凯龙和战友们驾驶冲锋舟,冒着滔天巨浪营救遇险的地方船员; 狂风骤雨掀翻了宾馆屋顶,正在救助被困人员的赵凯龙与锋利的铁皮擦肩而过……台风过去后,中队官兵发现,岛上不少树木都遭到破坏,有的被拦腰折断,有的被连根拔起,唯有抗风桐傲然挺立。
  ⑨几次惊心动魄的救援让赵凯龙对自己的岗位有了新认识。他把自己的经历讲给新上岛的战友听:“不要被平静的海面麻痹神经,不要因为生活的琐碎抛弃梦想,我们的光荣,在于时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