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610字。

  《植树的牧羊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一课一得:分析人物形象。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1.从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的角度分析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1. 综合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分析人物形象。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一个孤独的农夫,数十年如一日,在荒原上种植着树木。最终,靠自己的体力与毅力,
  把荒凉的土地变成了美丽富饶的田园。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让??乔诺的小说《植树的牧羊人》。
  二、出示学习目标
  一课一得:分析人物形象
  三、回顾课前预习
  1.走近作者
  让??乔诺,法国著名作家、电影编剧。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曾当过步兵,在经历惨烈战争场面后成为坚定的和平主义者。他获奖很多,1932年获法国荣誉勋章,1953年以全部作品获得摩纳哥王子奖……被称作“法国二十世纪最著名的作家之一”。
  2.字音字形
  戳 chuō     干涸 hé    坍塌 tān    呼啸 xiào     酬劳chóu    薄荷bò
  山毛榉 jǔ     刨根问底 páo
  教师点示需注意的字音与字形:
  ①留心这些词语的读音:“戳”、“坍塌”的“坍”读一声,“薄荷”的“薄”读四声;
  ②书写时候要注意笔画较多的字:特别是“呼啸”的“啸”、“酬劳”的“酬”、“薄荷”的“薄”。
  3.四字词语
  第2段: 游人稀少   稀稀拉拉   无边无际   风吹雨打    毫无遮拦    东倒西歪
  第20段:生机勃勃   一片沃土   源源不断   鲜嫩薄荷
  教师明确:第2段的四字词语描绘了高原植被遭受毁坏后,满目荒凉的景象。第20段的四字词语描绘了高原植被恢复后充满绿色和生机的景象。对比,为我们呈现了高原环境的前后变化。
  4.议论句
  第1段:想真正了解一个人,要长期观察他所做的事,如果他慷慨无私、不图回报,还给这世界留下了许多,那就可以肯定的说这是一个难得的好人。(总起议论句)
  第21段:每当我想到这位老人,他靠一个人的体力与毅力把这片荒漠变成了绿洲,我就觉得人的力量是多么伟大啊。(总结议论句)
  教师明确:通过抓住首尾段的关键语句分析以后,我们就能利用文中的词句来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了。
  5. 用文中的语句概括主要内容
  教师明确:我通过长期观察植树的牧羊人发现他靠一个人的体力和毅力把荒漠变成了绿洲。
  过渡:通过检验课前的学习任务,我们回顾了本课的基本知识。本文是一篇小说,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情节和环境。那么,接下来我们聚焦人物,学习如何分析人物形象。
  四、一课一得:分析人物形象
  教师出示主问题:牧羊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请结合文中描写牧羊人的相关语句(包括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说说你对牧羊人的认识。
  教师针对提示中的“描写”“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加以点示后,适时以思维导图的形式补充描写的知识(见PPT或视频),并顺势解说:
  1.直接描写: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神态、外貌等方面的描写,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的状态直接具体地描绘出来,用以表现人物的性格、品质、特点等。
  2.间接描写:不直接描写描写对象,而是通过对周围人物、事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衬托描写对象,使其鲜明突出,即间接地对描写对象进行刻画描绘。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