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1290字。
《喜看稻菽千重浪》课后检测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12.0分)
1. 下列加横线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 薄(báo)雾 屏(bǐng)气 刻骨铭(míng)心 蕴(yùn)藏
B. 瞩(zhǔ)目 分蘖(niè) 满载(zǎi) 茎(jìng)杆
C. 受聘(pìn) 潜(qián)力 自给(gěi)自足 浸(jìn)泡
D. 松散(sǎn) 阐(chǎn)明 一蔸(dōu)稻苗 土壤(ráng)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笑咪咪 蹲坐 义无反顾 B. 含糊不清 序幕 挺而走险
C. 贬斥 饥瑾 特邀嘉宾 D. 田埂 幅度 力排众议
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语意明确的一句是( )
A. 这位杂交水稻专家的研究成果,不仅对解决中国乃至全世界的粮食问题具有重大意义,而且使中国率先在世界上实现“超级稻”目标。
B. 人们常常提出一个这样的问题:中国的稻田里为什么能够走出袁隆平这样一位世界级的农业科学家?
C. 近几年的年种植面积都超过1亿亩,平均亩产稳定在约500千克左右,不仅产量高而且品质好,被评为全国优质籼稻米。
D. 袁隆平关于全国13个省区的18个科研单位为攻克杂交水稻难关所进行的科研大协作感慨不已,认为没有这样的大协作,杂交水稻研究决不会取得今天这样令世界瞩目的成果。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1986年,在袁隆平总结国内外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已掌握的材料,提出了杂交水稻育种的战略设想。(《喜看稻菽千重浪》)
B. 不要过分鼓励和规劝小孩子和年轻人去读某一专门范围内的书;否则,会搞得他们终生厌恶那些最优美的著作。(《读书:目的和前提》)
C. 大约四百多年左右的时间里,地坛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圯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我与地坛》)
D. 在同意权力下,握有权力者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要保障自身的特殊的利益,所以社会上必须用荣誉和高薪来延揽。(《乡土中国●无为政治》)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2.0分)
5. “喜看稻菽千重浪”一句出自毛泽东律诗《七律•到韶山》,律诗每首共有 ___________句,律诗和 ___________都属于近体诗。
6. 填空题。
1. 新闻传播需要一定的载体或者中介,人们称之为新闻媒体。广义的大众媒体包括报纸、杂志、____、______、电影、图书、音像制品,以及目前正在迅速崛起的互联网络。
2. 不同媒介的消息,其传播的形式也很不相同: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