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030字。

  14、课题:读书人是幸福人(1)
  课型 :  新授课            备课时间:10、15 上课时间:
  【教学目标】
  1、把握文章运用分论点的形式,层层深入,从而证明中心论点的议论方法;
  2、培养夹叙夹议综合表达方式的运用能力;
  3、品味文章语言,培养判断中心句的能力;
  4、准确把握“读书”与“幸福”之间关系的深刻含义,领会阅读求知对人生发展的重要性。从而初步养成勤于阅读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1、学习运用分论点证明中心论点的方法;
  2、品味文章语言,理解部分句子的含义;
  3、领会阅读求知对人生发展的重要意义。
  【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搜集并处理资料的能力;
  2、引导学生把握围绕中心论点提出若干分论点的方法;
  3、培养学生勤于阅读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1、预习课文,给不熟悉及无把握的字词注音并解释。
  2、通过网络或课外书籍,查阅有关作者及文中涉及到的人物、作品的资料。
  3、搜集有关读书的名言警句。
  (二)导入新课
  从同学们搜集的资料可见,书籍对古今中外的许多名家名人都产生过重要的影响。记得我国古代有这样一句话“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可见在古代人心目中,读书是跟今后的人生幸福密切相连的。今天我们要学的《读书人是幸福人》,以通俗而有力的语言向我们阐释了读书对人生发展的重要意义。
  (三)作者简介
  谢冕,1932年1月6日生,福建省福州市人。曾用笔名谢鱼梁。1945—1949年在福州中学就学。1955年考入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1960年毕业留校任教至今。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所所长。1948年开始文学创作,曾在《中央日报》、《星闽日报》、《福建日报》等报刊发表诗和散文。著有学术专著《湖岸诗评》、《共和国的星光》、《文学的绿色革命》、《新世纪的太阳》、《大转型——后新时期文化研究》(合著)、等十余种,以及散文随笔集《世纪留言》、《永远的校园》、《流向远方的水》、《心中风景》等。专著《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获得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优秀成果奖。
  (四)文章结构
  全文以总——分——总的机构方式、层层推进,卒章显志。全文可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是总起段,中心句是:“我常想读书人是世间幸福人,因为他除了拥有现实的世界之外,还拥有另一个更为浩瀚也更为丰富的世界。他提出了“两个世界”:一是人所共有的“现实世界”,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