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2题,约28470字。

  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北宋名僧惠洪在佛教历史、佛禅义旨、文学创作等诸多领域卓有建树、影响深远。然而,其别集《石门文字禅》以前却没有本土校注本。此书三十卷,收录惠洪一生的单篇诗文,其内容和佛教历史相关并涉及北宋众多僧徒与文人士大夫,写作背景难定,难解之处颇多。之前只有日本僧人廓门贯彻曾对《石门文字禅》做注,但注释粗疏,谬误较多。中国学者周裕锴教授与宋代惠洪、日本廓门贯彻展开跨时空对话,积二十多年心力,完成《石门文字禅校注》一书。
  黄永年先生曾说:“要给一部书作注,一定要对这部书真正下过功夫,对书的作者、对书的内容,以及对书的作用都得有深切的理解。”周裕锴在唐宋文学、禅文化、古代阐释学三大领域深耕多年。其著作《中国禅宗与诗歌》《文字禅与宋代诗学》等对佛禅与文学等问题皆有深入研究和精辟见解。此外,他还承担了《苏轼全集校注》一书的部分工作——对苏轼文集进行校注。就为《石门文字禅》作注而言,周裕锴教授无疑是最佳人选。从周裕锴2001年主持《石门文字禅》读书会算起,至《石门文字禅校注》出版,中间相距20年,可见本书耗时之久。
  《石门文字禅校注》对《石门文字禅》进行了全面而系统地校勘和注释。每篇诗文下包含校记、注释、集评三项内容,书末还附篇目索引,方便了读者阅读。本书既肯定了昔贤成果,亦订正旧说疏误,在校勘、注释、标点、编年和辑佚等方面取得了远超前人的成就。以下试从两方面进行说明。
  校勘首先要选择合适的底本,以奠定文本基础。《石门文字禅》一书版本较为复杂,传世的有万历径山寺刻本、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天宁本等。本书将明万历径山寺刻本作为底本,但由于该底本是抄本翻刻,存在不少文字上的错误。因此除了用对校法勘证异同外,周裕锴还采用了其他方法,例如,用本书前后互证的本校法,以他书校本书的他校法和以理分析、断其是非的理校法,而且往往诸法交互为用,形成逻辑闭环,得出最可信的结论。如卷一之中《谒蔡州颜鲁公祠堂》一诗有两句:“□□□锦光照眼,更觉霓裳韵和雅。”其中前三字原缺,天宁本作“蟠龙衣”,而《宋诗钞》作“吴绫蜀”。孰是孰非呢?周裕锴在考证唐宋诗词用例后,指出“吴绫蜀锦对举,乃诗词之套语”,谓“吴绫蜀锦”泛指华丽奢侈的丝织品。他又据《新唐书》等史料,注明“吴绫蜀锦光照眼”系指玄宗晚年生活华丽奢靡,从而判定《宋诗钞》之补字可从。书中多处阙字和讹误,经周裕锴如此交错校勘,细微辨析后得以补正。
  本书注释工作包括系年系地、考索人名、引证典故、解释词义、疏通文意、阐明思想等。惠洪交游广泛,《石门文字禅》中许多篇题和正文涉及到众多同时期人物,这些人物往往是简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周裕锴之前,《石门文字禅》没有严谨准确的校注本,这增加了他校注该书的难度。
  B. 周裕锴以天宁本《石门文字禅》为基础,耗时二十年,出色地完成了对其的校注工作。
  C. 《石门文字禅》收录了很多诗文,为方便阅读,每篇诗文都有校记、注释和集评等内容。
  D. 校注《谒蔡州颜鲁公祠堂》中的缺字时,周裕锴运用了本校法,确定《宋诗钞》可从。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在文中肯定惠洪在诸多领域具有影响,认为对《石门文字禅》进行校注极具价值。
  B. 文章引用黄永年的话,是为了证明周裕锴在唐宋文学和禅文化等领域都有深入研究。
  C. 文章论及了《石门文字禅校注》一书的优点,肯定了其价值,但是也未回避其不足。
  D. 文章在论述校勘和注释这两方面内容时均有例证,从这些例子中可见周裕锴 严谨。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校对古书时,如遇到没有底本作为依据,或者不同注本出现矛盾的情况,可以运用理校法,以理分析,断其是非。
  B. 周裕锴既对宋代僧人的法名有研究,也考证了惠洪的交游情况,这些都利于他对惠洪作品中出现的人名进行考释。
  C. 如果能够找到更多像“皮肤落尽露拴索”这样的例证,那么用“拴索”解释“骸骨”的结论也就会更加让人信服。
  D. 《石门文字禅校注》一书不仅对惠洪诗文中所涉及的人物、典故等进行了考释,还提供了具有研究价值的新论题。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B.“周裕锴以天宁本《石门文字禅》为基础”错误,原文是说“本书将明万历径山寺刻本作为底本”,不是“天宁本”。
  C.“《石门文字禅》收录了很多诗文,为方便阅读,每篇诗文都有校记、注释和集评等内容”错误,原文“每篇诗文下包含校记、注释、集评三项内容,书末还附篇目索引,方便了读者阅读”没有说“收录了很多诗文”,另外,“书末还附篇目索引”才是为方便阅读的目的。
  D.“周裕锴运用了本校法”错误,结合原文“周裕锴在考证唐宋诗词用例后,指出……他又据《新唐书》等史料……”可知,校注《谒蔡州颜鲁公祠堂》中的缺字时,用的是以他书校本书的他校法,不是本校法。
  故选A。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生命必需元素按其在人体中的含量分为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常量元素约占人体总质量的99%,它们是机体组织的重要成分;微量元素指在人体中占比低于0.01%的元素,它们在人体中的含量虽然很低,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