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8370字。
2022—2023学年度八年级第一学期语文学科第一次练习
(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音形完全正确的一项( )(2分)
A.炽热(chì) 妄图(wàng) 翘首(qiào)眼花缭乱(liáo)
B.粗糙(cāo) 酒肆(sì) 胆怯(qiè)诚惶诚恐(huáng)
C.滞留(zhì) 缰绳(jiāng) 愚钝(yú)振聋发馈(kuì)
D.窒息(zhì) 荧光(yéng) 要塞(sài) 深恶痛疾(wù)
2.选出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英雄是中华民族的__________,是时代的引领者。在历尽艰辛的硝烟岁月,英雄们信仰坚定、__________;在波澜壮阔的建设时期,英雄们__________、坚韧不拔;在和平时期,英雄们负重前行、无私奉献。崇敬英雄,不只是为了纪念历史、__________先烈,更是为了发挥英雄精神的先导示范作用,凝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A. 栋梁 视死如归 不依不挠 缅怀
B. 栋梁 大义凛然 不依不挠 沉湎
C. 脊梁 大义凛然 百折不挠 沉湎
D. 脊梁 视死如归 百折不挠 缅怀
3.选出下列文学常识和课文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 )(2分)
A.新闻特写兼有新闻和文学的特点,但由于其强调新闻性、时效性和真实性,所以更接近于通讯体裁。
B.《答谢中书书》是南朝梁道教思想家陶弘景写给朋友谢中书的书信的一部分,体现了作者酷爱自然、长伴临泉的志趣。
C.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全诗通押一个韵,限平声韵;一般来说,律诗每句中用字平仄音相间,上下句中的平仄音相对。
D.《使至塞上》是诗人王维奉命出使凉州时所作,王维是唐代诗人、画家,北宋苏轼称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4.对语法知识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
小学生大多活动空间狭小,视野局限于“家庭﹣﹣学校﹣﹣家庭”之中。(1)小学语文课本的教材内容应开拓孩子视野、拓展认知空间的责任。科幻、科普及相关的课文,如《我们的土壤妈妈》(高士其)就起到了很好的丰富知识、拓展视野的作用。记得还有赵树理先生的《手》,写一个山西农民的手:粗短,有力,布满老茧,随便在土里一抓,便是一把干柴……细节栩栩如生,人物个性鲜明,(2)文中是充满一个知识分子对劳动人民的尊重,传奇性中见平凡与真诚。
A.“狭小”“局限”“老茧”分别是形容词、动词、名词。
B.“丰富知识”“细节栩栩如生”分别是偏正短语、主谓短语。
C.划波浪线语句(1)有语病,应在“开拓”前加“负有”。
D.划波浪线语句(2)有语病,应去掉句中的“是”字。
5.名著阅读(4分)
(1)下列关于名著《红星照耀中国》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红星照耀中国》中,斯诺客观公正地报道了西北革命根据地和红军的真实情况。
B.1936年6月斯诺访问陕甘宁边区,成为第一个采访红色苏维埃地区的西方记者。
C.《红星照耀中国》真实的勾勒出了中国共产党人和工农红军的英雄群像——从政治领袖毛泽东、周恩来等,到军事将领刘志丹等,个个栩栩如生,真实感人。
D.“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文中的“大迁移”是指朱、毛红军会师井冈山。
(2)学校开展以“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为主题的“阅读红色经典”活动,下面是某同学的摘抄片段。
片段一:他的相貌并不动人,身材矮胖,但有铁一般的臂膀和腿。他的衣、食、住都同士兵一样,共尝士兵们的艰苦,早年往往赤脚走路。他喜欢在军营里散步,跟士兵们坐在一起,说故事,同他们玩耍。乒乓球打得很好,篮球也不错。
片段二:像其他许多红军领袖一样,他在中国也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他是瘦个子,中等身材。细小而坚韧的骨骼,又大又深的眼睛富于热情,尽管有长而黑的胡子,外表上仍不脱孩子气。他英文讲得虽不流利,却相当准确,据他说已有五年不讲英文了,这使我很惊讶。
请从上述摘抄片段中任选一则,指出该片段中描述的人物是谁,并结合原著概括他的主要性格特征。(2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