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0600字。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一、基础知识综合
  轻轻打开语文课本,美丽的四季向我们走来。春天花团锦簇;夏雨热烈粗犷(1)     ;秋日西风瘦马,冬雪飘然lì(2)     临人间。我们在自然中感悟情思,史铁生在秋天与母亲jué(3)     别,莫怀戚在初春的田野上,用爱与责任化解分歧。泰戈尔变成了一朵金色花,冰心看到在风雨中左右攲斜的红莲,联想到了伟大的母爱。
  1.根据词语写出相应的拼音或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1)粗犷______    (2)lì______临    (3)jué______别
  2.轻轻打开语文课本,美丽的四季向我们走来。
  (1)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的修辞手法。
  (2)请你用相同的修辞手法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选项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段中的加点词“打开”“联想”是动词,“四季”“化解”是名词。
  B.《春》的作者是朱自清,他是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背影》《匆匆》和《春》都是他的散文代表作。
  C.《济南的冬天》的作者是老舍,他的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和话剧《茶馆》。
  D.《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作者是鲁迅,他的代表作有散文集《朝花夕拾》,小说集《呐喊》《彷徨》。
  二、选择题
  4.11月11日,七(5)班将进行“课外经典阅读分享”活动,活动拟邀请本班班主任以及七年级全体语文老师前来指导,语文课代表小光同学拟定了如下邀请函,其中谦辞和敬辞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邀请函
  尊敬的老师:您好!我们很荣幸地邀请您参加我们班级的“课外经典阅读分享”活动,期待您能抽出宝贵时间莅临指导。活动时间:11月11日下午第三节课。活动地点:七(5)班教室。感谢您的赏光和支持,欢迎你对本次活动提出宝贵的拙见。
  七(5)班
  2022年11月10日
  A.荣幸 B.莅临 C.赏光 D.拙见
  三、语言表达
  5.同学小明认为“根本没必要阅读课外经典,反正考试也不会考”,对此你怎么看呢?请说说你的看法和理由。
  四、句子默写
  6.临近期中,小语同学对七上古诗文进行整理,请你帮他完成摘抄本。
  策略 诗句 收获
  ◎看标题 (1)遥怜故园菊,_______。(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2)_______,崔九堂前几度闻。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标题常点明时间/地点,概括事件,蕴含情感。
  ◎抓意象 (3)______,受降城外月如霜。(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4)______,________。(李白《峨眉山月歌》)
  (5)____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古人常借助意象“月”和“雁”来表达思念的情感。
  ◎明手法 (6)________,________,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对比衬托,抒发离人愁思。
  (7)日月之行,若出其中;_______,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虚实结合,彰显博大胸襟。
  总结:依据阅读策略,重新思考并整理古诗文,让我有了新的收获。正如孔子所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五、选择题
  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A.开头两句中通过“杨花”和“子规”两个意象,渲染了悲凉、伤感的气氛。
  B.“夜郎”之名使人联想到古夜郎国,这显示出朋友被贬之地的偏远。
  C.朗读结尾两句时句和句之间须停顿稍长,以制造悬念,突出末句在全诗中的重要性。
  D.诗人同情友人的不幸遭遇,想把“愁心与明月”一起寄给远谪的友人。
  六、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