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610字。
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
——语 文——
题号 一 二 三 得分
得分
得 分 评卷人
一、积累与运用(15分)
请在下面田字格中或横线上端正地书写正确答案或填写相应选项。(第1-4题每句1分;第5题(1)小题1分,(2)--(5)小题每题2分)
1. ,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角声满天秋色里, 。(李贺《雁门太守行》)
3.杜牧的《赤壁》中,通过评论古今抒写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的诗句是:
, 。
4.李清照的《渔家傲》中展现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一色图卷的句子是:
, 。
5. 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题目。
静,是一种气质,也是一种修养。诸葛亮云:“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心浮气躁,是成不了大气候的。静是要经过锻练的,古人叫作“习静”。唐人诗云:“ ① ”“习静”可能是道家的一种功夫,习于安静确实是生活于扰攘的尘世中人所不易做到的。静,不是一味地孤寂。不闻世事。我很欣赏宋儒的诗:“ ② ”唯静,才能观照万物,对于人间生活充满盎然的兴致。静是顺乎自然,也是合乎人道的。
(汪曾祺《无事此静坐,一日当两日》)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①扰攘( ) ②盎然( )
(2)语段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 ”,正确写法是“ ”。
(3)根据语意,将下面两个句子分别填入①②两处横线上,①处应填 ,②处应填 。
A.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
B.山中习静朝观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4)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用一个四字成语概括,它是: 。
(5)请提取语段中画横线句子的主干: 。
得 分 评卷人
二、阅读(45分)
(一)文言文阅读(15分)
(甲)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10分)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 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6.孟子,名 , 时期思想家。(1分)
7.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2分)
(1)衡于虑( ) (2)而后作( )
8.作者由个人作为上升到国家治乱,提出了什么论断?(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
9.第一段列举了六个历史人物,他们经历上的共同点是什么?(2分)
10.文中“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曾益其所不能”这段的论证方法是什么?论证了孟子的什么观点?(3分)
(乙)阅读下文,回答问题。(5分)
刘寄奴草
李时珍
刘裕微时①伐荻②新洲,有大蛇数丈,裕射之。明日至此,见数童捣叶,裕问故,答曰:“我王为刘寄奴所伤,今合药敷之。”裕曰:“何不杀之?”曰:“刘寄奴王者,不死。”裕叱之,皆散走。裕得药,敷金创立效。遂呼其草为刘寄奴,裕之乳名也。
(选自《本草纲目》)
【注释】①微时:指还未出名的时候。②荻:一种草本植物。
11.与“刘裕微时伐荻新洲”中的“伐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