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7400字。
2.2《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选项中,加点成语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①对于帝国主义日益加紧的经济、文化侵略,清政府不但未加抵抗,反而开门揖盗。
②我们要把握住时代的脉搏,更要高瞻远瞩,从宏观角度规划未来,携手共创一个稳健团结、自强不息的社会。
③随着国内跑步热的兴起,像上海国际马拉松赛这样的高水平国际赛事受到广大跑友的追捧,让跑友们前仆后继。
④最后,朱老先生说这只是一次粗枝大叶的讨论,希望大家能从中领略运用文字所应具有的谨严精神。
⑤高校只有不断优化结构,才能让自身的人才培养更有的放矢,让学生、学校和社会三方实现共赢。
⑥《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的巅峰之作,我们在拜读时要认真研究,多方探讨,对的就接受,不对的就抛弃,生吞活剥是要不得的。
A.③④⑥ B.①②⑤ C.①②③ D.④⑤⑥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和重视农业产业经济,应当成为我国“三农”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
B.大学毕业生不应该只关注一已之屈伸,一家之饥饱,真正需要关注的是作为接收过高等教育的个体对于群体、社会、他人的责任和义务。
C.去年的大赛我们的工作得到了好评,今年的比赛从命题、决赛、海选到颁奖,我们又被指定参与活动的全过程,一定要高度重视,不可疏忽。
D.我们党的每一个基层工作者,都应该自觉地把党的宗旨诵读在口头上,落实在行动上,融化在血液中。
3.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不仅要认识(“知”),而且要实践(“行”),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
②在王守仁看来,“知”与“行”的合一是强调既要“知”,又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则不能算真“知”。
③知行合一,是明代思想家王守仁提出的认识论命题。
④所谓“知”是指科学知识,所谓“行”是指人的实践。
⑤知行合一也是指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这一命题主要涉及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
⑥知行合一,这是阳明文化的核心。
A.⑤④①⑥③② B.①③⑤④⑥② C.②③⑤④①⑥ D.③④②⑥⑤①
4.下面对联或诗句分别写的是哪些历史名人?选出正确的一组( )
(1)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
(2)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3)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4)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
A.杜甫 白居易 李白 苏洵、苏轼、苏辙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