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5800字。

  《静女》同步练习
  一、基础知识
  1.  下列加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彤管有炜(yè)       邶风(bèi)            垝垣(wěi)          归荑(tí)
  B. 踟蹰(chí zhú)      静女其姝(shū)     尔卜尔筮(shì)     城隅(yú)
  C. 载(zǎi)笑载言     静女其娈(luán)     咥(xì)其笑矣      说怿(yì)
  D. 隰(xí)则有泮       愆期(qiān)            汤汤(shāng)      渐(jiān)车帷裳
  2. 《静女》一诗,体现了《诗经》中的哪一种表现手法_____________。
  3.  此诗中有“自牧归荑,洵美且异”的句子,但接着又说“匪女之为美”,而是因为“美人之贻”,这反映了青年人什么心理?用一个成语概括为________________。
  4.  翻译诗句。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__________________
  5.  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 静女其娈:面目姣好。 B. 俟我于城隅:等待。
  C. 自牧归荑:归还。 D. 洵美且异:确实,诚然。
  6.  对《静女》这首诗词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题目“静女”,是指文静美丽的姑娘。
  B. “爱而不见”的意思是说故意藏起来不出现,逗小伙子着急。
  C. “说怿女美”的意思是指姑娘美丽的彤管映衬得你更美。
  D.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这两句称赞姑娘送给他的荑草实在美得出奇。
  7.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被儒家列为五部经典著作之首。
  B. 《诗经》中的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又叫“国风”共有15国风,160篇。大都是劳动人民创作的民间歌谣:“雅”分为大雅、小雅,共105篇,大多为周代宫廷乐曲歌辞:“颂”分为周颂、鲁颂、商颂,多为周天子及诸侯们祭礼时的乐歌,共40篇。
  C. 《诗经》反映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社会生活,共305篇,古时也称为“诗三百”。其创作方法基本上是现实主义的。
  D. 《诗经》中都是四言诗,普遍采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8.  对《静女》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这首诗基调欢快而富有情趣,叙写了一对青年男女约会的过程。
  B.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这个细节惟妙惟肖地描绘了小伙子当时那种焦灼不安的情态。
  C. 无论是赠彤管,还是赠荑草,都发生在同一天,可见这对青年男女的恋情已到极致。
  D. 这首诗除了细节描写外,还运用了双关及移情手法,因而生动活泼。富有情趣。
  9.  下列对《静女》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这首诗描写了热恋中的男女青年约会时极富生活情趣的情景,极富写实性,只言片语,却细腻、传神地描绘了人物的感情变化:“我”从“搔首踟蹰”、焦虑异常到“说怿女美”、爱不释手。刻画了一个天真活泼、聪明可爱的少女和一个憨厚、痴情的少年的形象,生动地表现了他们之间纯真美好的爱情。
  B.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虽描写的是人物外在的动作,却极具特征性,很好地刻画了女孩子的内在心理,栩栩如生地塑造出一位恋慕至深、如痴如醉、心急如焚的有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