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9590字。

  7《包身工》测试卷
  一、选择题
  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现代“包身工”的出现,是因为近年来劳动力供大于求、农民盲目外出打工以及劳动监察部门疏于管理的结果,影响了社会稳定。
  B.养老是国家大事更是家事,国家将健全“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
  C.我们对职业要有一颗敬畏和赤诚的心,用“匠人精神”将这份职业做到极致,就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D.“人与自然"摄影展上的照片,无论是聚焦市井胡同,还是聚焦海滨风情,均具有悠远的意境,视觉上带给人清新和素净。
  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我国确立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和保障公民政治_____的主要形式。
  ②由于价格一泻千里,多年来习惯了轻松赚钱的经销商们,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______危机。
  ③评论认为,在领导人换届后,新华社首次如此详细______领导人的出身经历与家庭,是新一届领导人倡导透明化作风的开始。
  A.权力  营利  披露 B.权利  盈利  披露
  C.权利  营利  透露 D.权力  盈利  透露
  3.“在这千万被饲养者中间,没有光,没有热,没有温情,没有希望……没有法律,没有人道。这儿有的 是 20 世纪的烂熟了的技术、机械、体制和对这种体制忠实服役的16世纪封建制度下的奴隶!”对这段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段文字运用排比的修辞方法,以排山倒海的气势指斥包身工制度的罪恶。
  B.“20 世纪的烂熟了的技术、机械、体制”代表了人类技术文明的进步。这同“16世纪封建制度下的奴隶”形成巨大反差,两种事物结合在包身工身上,揭露了包身工遭受的压迫之深。
  C.“16 世纪封建制度下的奴隶”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说明包身工的生活像奴隶一样凄惨。
  D.“饲养”一词运用拟物的修辞手法,揭露资本家只把包身工当作谋利的工具,根本不当人看的罪恶。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将一根稻草讲成金条”一句用了夸张手法,突出地表现了带工老板们到乡下用花言巧语哄骗包身工及其家长们的卑劣行径,把他们披着羊皮的豺狼本质揭示得活灵活现。
  B.在保护人权的口号响彻全球、人道主义的旗帜插遍世界的今天,每当我说起包身工的故事,对他们悲惨命运的同情,对他们苦难遭遇的不平,对这种野蛮剥削制度的愤慨之情便油然而生。
  C.对现在的青年人来说,包身工制度已经时过境迁,成为“历史的陈迹”了。但是我们不可忽视这篇课文深刻的教育意义。
  D.20世纪30年代日本帝国主义在上海经营的工厂里,还公然地保存着奴隶制度,肆无忌惮地对中国女工进行着巧取豪夺的剥削。
  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夏衍的报告文学是比较讲究艺术结构的,他改变了过去通讯、报道、速写单纯的结构方式,多做线性叙述,而使作品的结构富于变化,多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