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9220字。
16.2《登泰山记》检测卷
一、选择题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冯:通“凭”,乘
B.倚歌而和之 倚:循、依
C.正襟危坐而问客曰 危:端正
D.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适:适宜
2.下列各句中“之”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驾一叶之扁舟 B.世皆谓之天门云
C.自其变者而观之 D.下有红光动摇承之
3.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
B.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C.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
D.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全对的一组是( )
①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在)
②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在)
③世皆谓之天门云(助词,无实义)
④苍山负雪,明烛天南(蜡烛)
⑤而半山居雾若带然(停留)
⑥稍见云中白若樗蒱数十立者(稍微)
A.①④⑥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②⑤⑥
5.下列有关《登泰山记》的叙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本文是清代姚鼐所写的一篇攀登泰山的游记,描述了作者冒雪登泰山观赏日出的经过,描写了泰山的雄奇形势,文字简洁生动。
B.本篇游记在写景方面运用了远近结合、动静结合等多种手法,将泰山的景色描绘得形象生动。
C.文章开篇交代地理环境,手起刀落,从小处着笔,像抽象画一样,只拿出形成轮廓的汶水、济水和古长城勾勒了泰山的轮廓。
D.在从京师到泰安路程的描写中,作者连用“历”、“穿”、“越”、“至”四个动词,写出了旅途的艰苦,刻画出了作者风尘仆仆的形象。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泰山之阳,汶水西流
B.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C.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D.顺流而东也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B.而今安在哉 侣鱼虾而友麋鹿
C.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固一世之雄也
D.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 举匏樽以相属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②今所经中岭及山巅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