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220字。
七年级上学期学讲练一体化教学设计
第17课
备课:赵俊
夏
●○任务分析
《夏》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清新短小而又内涵丰富。学习本文,最终应达到能理清文章的思路并理解作者蕴涵其中的对夏的热爱和对劳动者的赞美的目标。而要达到这一目标,需要反复朗读文章,感受语言的魅力,想像并勾勒出文中所描绘的画面,掌握夏紧张、急促、热烈的特点;同时也须理解并说出文中比喻修辞手法的含义,对比、比较写法对表现事物的特征的作用。因此,本文的教学起点从朗读文章开始。
●○教学目标
学生能在反复朗读文章的基础上想像并勾勒出夏的画面,说出夏的特点;梳理文章的思路,找出文中优美精彩的语句,写出一段赏析文字;通过比较阅读体会并说出作者的感情。
●○教学重点
反复朗读,体会并说出作者的思想感情,品味文中优美精彩的语句,并写下赏析文字。
●○课前学习
查找有关夏天的古诗、图片;自读课文,解决文章中出现的生字词;根据自己的理解并发挥自己的想像,以小组为单位画出夏的画面。
●○课时安排
一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朗读课文,梳理文章的思路,想像所描绘的画面,通过比较阅读说出作者的感情。
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1、从王维的一首诗《苦行》:“赤日满天地,火云成山岳。草木皆焦卷,川泽皆竭涸。轻纨觉衣重,密树苦阴薄。”由《苦行》诗中对夏的怨气导入梁衡的《夏》的学习;
2、学生展示找到的关于夏的古诗,讲讲诗中表达的诗人的感情导入新课学习;
3、由一年四季的课件导入,春夏秋冬,每个季节都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像春的和煦温柔,夏的热烈蓬勃,秋的金黄收获,冬的冰清玉洁,韵味各不相同。但在众多文学作品中多见的是对春、秋季节的歌颂,对夏季更多却是埋怨斥责。那么,当代作家梁衡又是怎样看待“夏”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欣赏梁衡的《夏》。
反复朗读,感知内容
1、教师配乐范读,学生边听边思考,应用怎样的语气语调、感情去读,并在书上作相应的记号。
2、学生大声自由朗读,要求读出轻重缓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