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14420字。
2022-2023 学年高二下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满分 15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材料一:
传奇小说之所以在民间受到欢迎,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它的模式化。因为只有一个被大众熟悉的模式才有可能被大众接受。这种接受心理没有因为“五四”新文化的“启蒙”运动而改变,革命作家仍然在旧的模式中展开创作。革命英雄传奇小说借鉴了传奇叙事的模式。
“以少胜多的战争”模式。这是古代战争小说出现频率较高的叙事模式。作战的双方往往是力量相差悬殊,结局却往往是弱势一方(正义一方)取得胜利。为了突出英雄们的“神性”,“以少胜多”的传奇叙事模式在革命英雄传奇小说中得到了运用。比如在《林海雪原》中的“智取威虎山”战斗,几十人的小分队仅用二十几分钟时间就消灭了几百个凶悍的土匪。评论家侯金镜指出,“真实的战斗当然不会像书里所描写的轻而易举”,但“作者描写的目的不是战斗本身”,而是借助夸张的手法来显示英雄们身上的传奇性异彩。
“英雄+美人”模式。林纾曾说过:“小说之足以动情者,无若男女之情。”明清以来,“儿女”与“英雄”就是传奇小说重要表现的内容。革命英雄传奇小说也未能“脱俗”。在《林海雪原》中,作者在英俊、智勇的参谋长少剑波身边设置了一位温柔漂亮的女护士白茹。小说对两人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吸引、相互渴望的细腻描写“极尽小儿女情致”。一对英雄美人的诗情画意竟将刀光剑影的“林海雪原”,变成为风景迤逦的温柔乡,也将“剿匪”变成了浪漫与凶险兼备的诗意长旅。
“暴力复仇”模式。中国古代小说有暴力复仇的一脉,而在革命历史小说中,“暴力复仇”的模式也被广泛借鉴,只不过这一原始的欲望和行为被赋予了现代“革命”意义。《林海雪原》的第一章就营造了复仇气氛:土匪残忍地杀害了土改队员,“六男三女,都用刺刀剖开了肚子,肝肠坠地”,此情此景,让战士们变成了一颗复仇的子弹。当剿匪变成了复仇,叙事就被有效地转化成内在的道德要求,一个现代意义的“革命”主题就被成功地内置于一个古老的“复仇”框架之中。
革命英雄传奇小说在叙事模式向传统小说审美趣味上倾斜和仿制之后,读者不难体味到古代侠客诛奸除恶、见义勇为的英雄魅力。革命文学以普通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文学形象和叙事方式,获得广大读者的认同。
(节编自胡军《论革命历史小说对传奇叙事的演绎及规范》)
材料二:
革命英雄传奇小说笔墨的重心是“革命”的传奇,虽然它写的英雄具有中国传统英雄传奇的“侠义” 精神,但它是以现代革命历史为叙述角度,对革命英雄走上革命斗争过程的传奇性叙述。《林海雪原》中的杨子荣是抱着复仇的想法参加革命,可是后来,杨子荣脑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智取威虎山”是《林海雪原》这部作品中一个精彩片段,作者采用“以少胜多”的传奇叙事模式,有力表现了英雄们的“神性”。
B. “暴力复仇”这一叙事模式是中国古代小说普遍的特征,革命历史小说也广泛借鉴这一模式,但是它已经被赋予了现代“革命”意义。
C. 读者可以从革命英雄传奇小说中体味到古侠诛奸除恶、见义勇为的英雄魅力,是因为这些小说运用了喜闻乐见的文学形象和叙事方式。
D. 革命英雄传奇小说作者多从现实生活获取创作素材,赋予英雄形象以“群众性”特质,使作品富有时代教育意义。
2.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革命英雄传奇小说没借鉴“五四”新文化的“启蒙”,借鉴了传奇小说的叙事模式,其原因是中国大众对传奇小说的钟爱。
B. 对少剑波与白茹爱情的细腻描写“极尽小儿女情致”,这将《林海雪原》的“剿匪”过程变成了既浪漫又凶险的诗意长旅。
C. 革命英雄传奇小说通常都有“侠义”精神,但是作家都是以书写现代革命历史作为叙述使命,于是仗义行侠变成了革命斗争。
D. 丁尚武参加了革命队伍,初见仇人之女仍想杀她报仇,经过教育才将个人恩怨化为对敌伪特务的痛恨。小说这样写的目的就是满足大众的欣赏趣味。
3. 下列各项中,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3 分)
A. 《野火春风斗古城》中,杨晓冬趁伪军进入眺山,城防空虚之际,带领武工队奇袭伪军司令部, 活捉伪军团长。
B. 《青春之歌》中,林道静与英雄卢嘉川、江华之间的情爱故事跌宕起伏,这为她的革命成长道路增加了浓重的浪漫。
C. 《铁道游击队》中,鲁汉、林忠等游击队队员,从小就受到梁山好汉的影响,性格都是仗义豪放、桀骜不驯。
D. 《大刀记》中,房屋被夺、父亲被害的梁永生心生仇恨,受到连指导员方延彬耐心指导后,他才成为真正的革命者。
4. 材料二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各举一例进行简要说明。(4 分)
5. 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会不同。对革命英雄传奇小说的论述,材料一和材料二在论述角度、结论上有什么不同?请简要说明。(6 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 4 小题,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北 鸢
葛 亮
文笙平生第一次一个人出了远门。
这一年他十四岁,在火车上认真地翻看一张报纸。 火车抵达天津时,已经到了下晌午。
车站的景象,似乎并无什么变化。他提着行李,走到了出口,看见一个年轻女人对他挥手。他辨认了一下,是大表姐温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