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970字。

  新教材 统编版 语文必修上册
  第一单元 第2课 教学设计
  第2课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目录
  一、素养目标
  二、教学素养
  三、预习任务
  四、作者背景常识
  五、鉴赏活动
  六、文本研读
  第2课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一、素养目标
  1.理解诗歌的意象并分析其作用。
  2.理解诗歌中的关键字词,并分析修辞手法的运用,鉴赏诗歌凝练、生动的语言。
  二、教学素养
  郭沫若通过“白云”“洪涛”这些意象,抒发了否定旧社会、摆脱旧思想、张扬个性的强烈愿望;闻一多在意象“红烛”的身上,找到了实干、探索、坚毅地为自己的理想努力的方向;昌耀用“雪峰”“太阳”“蜘蛛”等意象传达出一种沧桑的情怀;雪莱借助“云雀”的意象,热情地礼赞美丽、欢乐和光明。学习这些诗歌,要厘清诗歌的抒情脉络,把握意象的内涵,感悟诗人抒发的情思。
  三、预习任务
  (一)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脂膏(zhī)(gāo)  慰藉(jiè)  彷徨(huáng)
  石砾(lì)         嚣鸣(xiāo)    揳入(xiē)
  罅隙(xià)       犀利(xī)       晨曦(xī)
  霓虹(ní)        摈弃(bìn)
  (二)辨析下列近义词,在横线处填上恰当的词语。
  1.摈弃•摈除
  [辨词] “摈弃”指抛弃,所支配的对象多是私心、杂念、想法和心思等抽象的心理感受。“摈除”除了有“抛弃”之意外,还有“排除”的意思;所支配的对象多是行为、习惯、规矩、制度和嗜好等具体或抽象的事物。
  [运用] 做好新时代基层好干部,首先要摈弃旧思想、旧观念。春节将近,提倡移风易俗、摈除陈规陋习,干部要走在群众的前面,做好表率。
  2.彷徨•徜徉
  [辨词] “彷徨”和“徜徉”都有“走”的意思,不同的是走的心态不同。彷徨:走来走去,犹豫不决,不知该往哪个方向去。徜徉:闲游;安闲自在地步行。
  [运用] 书籍不仅是我寂寞时的良伴、苦闷时的挚友,而且是我彷徨无助时的灯塔,它让我徜徉在知识的海洋里。
  3.以至•以致
  [辨词] “以至(以至于)”有两种用法。①连接词或短语,表示在时间、数量、范围、程度等方面的延伸,一般表示从小到大,从少到多,从浅到深,从低到高(有时也用于相反的方向),有“直到”“直至”的意思。②连接分句,用在下半句话的开头,表示由于上述情况的程度很深而形成的结果。“以至于”,意义、用法同“以至”。“以致”只有一种用法,即连接分句,用在下半句话的开头,表示由于上述原因所形成的结果(多指不好的或说话人不希望的)。
  [运用]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以至从前神话、童话中的一些幻想故事,现在都有可能成为现实。但是,一些不良科学家却滥用不成熟的新科技,以致阻碍了社会的进步。
  (三)判断下列各句使用的比喻类型。
  1.从地面你一跃而上,像一片烈火的轻云,掠过蔚蓝的天心。(  )
  2.我的指关节铆钉一样揳入巨石的罅隙。(  )
  3.能和你出现时降下的乐曲甘霖相比。(  )
  [答案] 1.明喻 2.明喻 3.借喻
  四、作者背景常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