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4670字。
丰城中学2022-2023学年下学期初三期中考试试卷
语 文
本试卷总分值为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试范围:必修上册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中国传统社会的基本元素是家族,祠堂是以血缘为纽带的家族性建筑。祠堂建筑普遍华美富丽,外墙建得高大坚固,大门牌楼用青石浮雕装点,两侧多刻楹联。多数祠堂都有堂号,堂号由族人或外姓书法高手所书,制成金字匾额高挂于正厅,旁边另挂有姓氏渊源、族人荣耀等匾额,讲究的还配有对联。祠堂内匾额的规格和数量都是族人显耀的资本。有的祠堂前置有旗杆石,表明族人得过功名。官宣人家得了写在绢帛上的圣旨,有的刻在名贵木板上面,有的刻在石碑上,放到祠堂里面。祠堂见证了祖先的辉煌和荣耀,正因为如此,祠堂建筑一般都比民宅规模大、质量好,成为家族的象征。
中国人的家族观念如此深刻,特别是南方,往往一个村落就生活着一个姓的一群人。一般来说,祠堂一姓一祠。旧时族规甚严,别说是外姓,就是族内妇女或未成年儿童,平时也不许擅自入内,否则要受重罚。
祠堂中会供奉祖先的牌位。通常在除夕这种合家团聚的场合,多数家族会挂出祖先的影像,家族中人按照辈分对其行叩首礼。祠堂除了用于供奉、祭祀祖先或先贤外,还有多种用途:它可以作为家族的社交场所——各房子孙平时办理婚、丧、寿、喜等事时,便利用这些宽广的祠堂作为活动场所;族亲们有时为了商议族内的重要事务,也利用祠堂作为聚会场所;祠堂还是族长行使族权的地方,凡族人违反族规,就在这里受到教育和处理甚至被驱逐出祠堂,也可以说它是封建道德的法庭。有的祠堂附设学校,族人子弟就在这里上学。总之,祠堂相当于一个公共场所。一家有难,或子女升学,一个祠堂的人都会伸出援手。
祠堂是村庄历史文化资源的组成部分。见证了一个地区人文历史,尤其是姓氏的迁徙。从前和现在的祠堂作为公共事务活动中心,既是联系居民与公共事务的重要纽带,也是对村庄时代更替、民俗变迁的反映,连接着村落与氏族的过去与现在,引导人们穿越岁月,找寻那一段段家规族文、祠堂文化。
(摘编自关茂林《祠堂——华夏山水间的独特风景》)
材料二:
中国人传统的乡土观念是在频繁的人口流动中逐渐形成的。中国古代就有易地为官的政治传统,于是许多官员成为移民者。中国多维的气候特征、殊异的地方特产决定了物资需要调剂余缺,交通条件的改善使商人们可从长途贩卖中赢利,这便决定了商人阶层往往是移民中的又一大群落,经商是移民的另一大原因。其他像学艺、拜师、信教等均程度不同地驱动了人口的流动。
乡土情是离开故土的人们自然形成且逐渐得到强化的一种思想感情,它至使同乡客后者走向联合,成为会馆萌生的原动力。明代是科举制度充分发展的时期。京师则是寓居同乡官员较集中的地方,京师会馆的诞生便成为很自然的事猜。会馆最初就是在客地为官的同乡人在节庆期间寄托乡思、用乡音进行交流、观看家乡戏曲、品尝家乡菜肴的所在,后来功能逐渐扩展。它既管理寓居的同乡官员,又顾及同乡应试学子、工商阶层乃至一般移民,可以调动各方资源,形成互补的局面。会馆的基本功能在于“礼神、合示、义举、公约”,实际上具备了自治的功能。可以说,会馆组织使民间智慧在复杂的社会变迁面前得到充分的体现,其对社会管理的积极意义是显著的。
(摘编自王日根《会馆史话序》)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是( )
A.祠堂作为家族性建筑,相较于民宅,具有规模大、建筑讲究和气派恢宏的特点,是家族的象征。
B.乡土社会是长老统治的礼俗社会,族长握有横暴权力,可以行使族权,教育并处理违反族规者。
C.异地为官、四方游学、外出经商都极大地推动了人口流动,中国人传统的乡土观念由此逐渐形成。
D.会馆凝聚了中华文化内在精神,更具人文关怀,有助于管理流动人群,因而较之商会更具有生命力。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祠堂作为家族性建筑,通常一姓一祠,堂内往往挂有姓氏渊源的匾额,见证了一个地区姓氏的迁徙。
B.祠堂兼具教化人心、规范行为的功能,从而对社会的稳定、文明的进步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C.祠堂和会馆同为公共事务活动中心,祠堂主要是以血缘为纽带,而会馆则主要以地缘为纽带。
D. 研究祠堂、会馆,对我们了解地方文化、民俗变迁、经济活动、历史人物等都具有一定意义。
3.下列选项,不属于会馆基本功能范畴的一项是( )
A.“公议庄码价目,开店之后就于逐月朔望两日,齐集公所,斟酌起跌,不准私行开价。有碍商买资本,违者罚钱二竿充公,决不宽贷。”
B.“棚内台址巍然,为岁时祈报演剧之所也。用是岁于三六月之吉,设供演戏,以娱神歆而乞其庇。敬事斯举,永期弗坠。”
C.“赤贫如洗而患病缠绵床第者,由首事会同同乡查明实情酌给药资 赤贫无力婚嫁者,婚事帮给银10两,嫁事帮给银20两。”
D.“择月既定,或不拣吉期,主人诣祖堂,焚香四拜:‘孝某,将以本月某日,到祠祭事,不腆微忱,于今敢告。’”
4. 请结合材料二简要分析会馆诞生的原因。(4分)
5. 费孝通在《乡土中国??家族》中谈到,家族是个绵续性的事业社群,不因个人的长成而分裂,不因个人的死亡而结束。祠堂作为家族性建筑,楹联是不可或缺的。请结合材料一分析下面这副祠堂楹联的功能。(4分)
历周秦汉晋唐宋元明以来,无一人肯辱青史;
知孝弟忠信礼义廉耻之道,此八者足振家声。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昌江的春天
朱秀海
开始,只说去看木棉花。昌江的木棉,在中国,据说无有可与之争锋的。1979年我在边境参战,仗打了十几天,抬头一看,身边一株没有一片叶的树上绽放起了一朵朵火焰般的花,也就此知道了木棉,又称英雄花,红得像血,又娇艳欲滴,像一尊女神。明亮、热烈、狂野,凛然不可侵犯,还有那么一种不顾一切的精气神儿,眸睨四涯,小视万国。但自那以后,却少见了当时肃然起敬的木棉花。现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