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1300字。
4.2《怜悯是人的天性》测试题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世界哲学大会期间媒体发布的“中国民众最关注的十大哲学问题”里,有这样一条:人为什么要讲道德?
说来话长。我们生活在一个道德的世界里,我们总是把生活中的人、事、物划分为“好的”或“坏的”,总是借助“善”与“恶”的视角来理解和评价这个世界上发生的种种情形。道德的存在,帮助我们建立起较为稳定的人际关系、较为合理的伦理秩序,以及较为长远的社会预期。这就是人类数千年甚至数万年来的生活状态。
几乎所有的伦理学家都曾直接或间接地回答过这个问题,几乎每一位对生活有所经历和思考的普通人也会给出自己的答案。然而,这个问题之所以引人入胜,是因为当我们如此提问的时候,内心其实已经生出了另一个与之相关的问题:“人可不可以不讲道德?”
提出后面这个问题并不会让人感到愉快,但它却必须得到严肃认真的对待。这不仅因为两个问题其实“一体两面”,更是因为它们共同向我们揭示了一个事实,即道德乃是生活在一定社会环境中的人们的反思和选择的产物。人类并非天生完美,更谈不上是一种始终向善的生物。资源的有限、利益的排他、人情的纠缠,往往会影响我们,使我们即便懂得了道德的知识和原则,也依然不能按照这些知识和原则所提出的道德要求来行动。所以,我们不是“天生地”或“必然地”就生活在一个道德的世界中。我们赖以存在的道德世界以及我们具体实施的道德活动,实质上,全是我们在“讲道德”与“不讲道德”的两可之间经过权衡、反思而选择了前者的结果。这恰恰表明,人是具有能动性的自由存在者;道德是奠基于自由意志和自由选择的产物。相应的,“讲道德”成为人这种生灵不仅显著而且引以为豪的标志,也正是因为它构成了对人性本质的展示和呈现。
为了表明“讲道德”是人更愿意(或至少是经过教育和劝说之后更愿意)选择的生活方式,伦理学家给出了许多论证方案。其中一种典型方案是,将“讲道德”与个体的完善、集体的兴旺以及人类生活的繁荣联系起来;通过描述和阐释道德对人类的自我提升、自我成就、自我超越的关键作用而证明“讲道德”的必要性。这就是所谓的“崇高性论证”。
还有另一种论证方案,那就是“脆弱性论证”,它的着眼之处不是个体的完善、集体的兴旺或生活的繁荣,而是个人的生存、集体的维系或生活的延续。它的基本逻辑在于告诫人们:如果缺少道德,个体将无法继续生存,集体将分崩离析,整个人类生活将退回到“丛林状态”。原因在于,就个体而言,人无论是在体力上还是在智力上都是极为有限和脆弱的,恰恰是这种有限性与脆弱性,使人必须通过某种方式联合起来,建立互相帮扶和约束的秩序,结成拥有一定规则的集体和社会,从而确保每位成员的安全与发展。
两种论证方案并非决然分隔,它们只是不同的、各有侧重的回答方式。对于许多影响深远的道德理论而言,其答案的内容往往兼而有之。毫无疑问,在一个思想偏好日趋多元、文明互动日趋频繁的现代世界里,我们需要更多的、更有价值的论证方案来回应这个问题,激发人们的思考,从而展现道德哲学的魅力。
(摘编自《人为什么要讲道德》)
材料二:
虽然现在经常可以在媒体上看到对道德底线崩溃现象的报道,不过,情况未必那么悲观。我认为,中国基本的道德基础还是有的。那么,这个基础到底是什么?到底是什么在支撑着我们现在这个社会?
1.下列对材料一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人类社会中,道德可以帮助建立较为稳定的人际关系和较为合理的伦理秩序,还能帮助建立较为长远的社会预期。
B.“人为什么要讲道德”是个引人入胜的问题,因为人们这样问之前,“人可不可以不讲道德”的问题便已经在内心产生了。
C.“崇高性论证”通过描述和阐释道德对人类的自我提升、自我成就、自我超越的关键作用而证明“讲道德”的必要性。
D.之所以叫“脆弱性论证”,是因为这种论证方案从个体的有限性和脆弱性出发,论证缺少道德的危害和讲道德的重要性。
2.下列关于“道德”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当代中国基本的道德基础应是传统道德,正是传统道德支撑着我们现在这个社会,使其不至于道德底线崩溃。
B.道德并不是从人类社会产生就与之俱来的东西,而是生活在一定社会环境中的人们经过反思和选择之后的产物。
C.中国社会最基本的道德单位和西方是全然不同的,因此,我们不能生硬移植西方道德。
D.传统道德一经形成,就应当永恒不变,这样的社会才可能运转得良好。
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比尔•盖茨这样的资本家做慈善主要靠传统中形成的基本道德规范驱动,而不是靠市场经济的内部自发产生的基本道德规范驱动。
B.新文化运动提出“打倒孔家店”的主张,是矫枉过正,在今天值得反思和检讨。
C.人类之所以讲道德,是因为讲道德是在自由意志和自由选择的基础上产生的,它构成了对人性本质的展现和呈现,使人不仅显著而且自豪。
D.儒家的“亲亲相隐”原则体现了儒家对天伦之情的重视和维护,但在当代中国却遭遇误解,这可能与百年中国激进的反传统有关。
4.请简要分析材料二的论证思路。
5.有人说,传统道德在现代生活当中维持得越好,这个社会就相对运行得越好。你是否同意这个观点?请结合生活实际简要阐述你的理由。
二、文学类阅读-单文本
生活在大自然的怀抱里
[法]卢梭
为了到花园里看日出,我比太阳起得更早;如果这是一个晴天,我最殷切的期望是不要有信件或访者扰乱这一天的宁静。我用上午的时间做各种杂事。每件事都是我乐意完成的,因为这都不是非立即处理不可的急事,然后我匆忙用膳,为的是躲避那些不受欢迎的访者,并且使自己有一个充裕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