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960字。

  劳动之歌多文本阅读
  《喜看稻菽千重浪》《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探界者”钟扬》多文本阅读
  【教学目标】
  1.阅读三篇通讯,梳理人物事例和精神,深刻认识“劳动光荣”的单元主题。
  2.比较阅读三篇通讯,分析三篇通讯的的相同点及不同点。
  【课前准备】
  根据任务单,以小组为单位提前预习第四课三篇人物通讯并写下自己的疑问。(任务单可以包括课文具体细节、人物精神、文体特征、劳动的价值及意义等)
  【学习进程】
  一、导入
  “伐木丁丁,鸟鸣嘤嘤”,这是先民对劳动的赞歌;“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这是陶渊明对耕种的吟诵。谁说三千年史载不外乎金戈铁马帝王家?习近平总书记说:“历史是人民创造的,而劳动是推动人类历史进步的根本力量。”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第四课的三篇课文,共同了解袁隆平、张秉贵、钟扬的模范事迹,感悟其可贵的精神品质!
  二、情境任务
  《喜看稻菽千重浪》《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探界者”钟扬》三篇通讯都与热爱劳动、勇于奉献有关。通过对三篇课文进行对比阅读,从不同角度分析课文之异同,从中进行“作品意义”的挖掘,梳理三人在社会主义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程中所作的杰出贡献,引导学生体会不同时代下“劳动”之于国家的意义。
  (一)学习任务一:精心选材,以事写人
  学习活动:请同学们自读课文,采用圈点勾画的方法阅读课文,以表格形式梳理概括袁隆平、张秉贵、钟扬三位劳动者的具体事迹,挖掘事件中所体现出的人物精神,并找出作者想要表达的立场。
  《喜看稻菽千重浪》 《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 “探界者”钟扬
  具体事迹
  人物精神
  作者立场
  预设:
  示例:(一)《喜看稻菽千重浪》——袁隆平
  1.具体事迹:2001年亲自到湖南长沙马坡岭视察试验田土壤情况
  人物精神:亲力亲为,认真严谨
  2.具体事迹;挑战“无优势论”,寻找并发现天然雄性不育株
  人物精神:尊重权威但不迷信权威
  3.具体事迹:驳斥贬低杂交稻的文章
  人物精神:尊重事实,捍卫真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