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11840字。
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
本试卷共8页,23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试卷自己保管好。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1-5小题。
民法典事关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它的出台,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影响?有哪些条例是值得我们特别关注的?2020年5月28日,中国网《中国访谈》就此专访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中国法学会民法典编纂项目领导小组成员、秘书长王轶。
中国网:王院长,您好!感谢您做客《中国访谈》。
王轶:各位网友大家好!
中国网:① ?
王轶:十三届全国人大第三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的《民法典》,是这样一个体系架构。第一编是总则编,整部《民法典》的立法目的、民法的调整对象、民法的基本原则、民法的一般规则,以及不适合在《民法典》各分编中增加的规定内容(学术上把它称为立法技术的剩余),这些都放到总则编里,这是开篇。总则编之后是物权编、合同编、人格权编、婚姻家庭编、继承编、侵权责任编。物权编和合同编着重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人格权编、婚姻家庭编、继承编着重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和与人身关系有关的财产关系;侵权责任编既保护民事主体的人身权益,又保护民事主体的财产权益。
中国网:相较其他国家,我国《民法典》出台时间较晚,但是体现出非常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精神。《民法典》中哪些条例能够体现我们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精神呢?
王轶:我们《民法典》的中国特色也好,时代精神也好,不是刻意追求的结果,它就是立足中国的实际,发扬中国的智慧,提出中国的方案,然后在回答中国之问和时代之问的过程中自然产生出来的,想不这样都不行。如果不这样的话,就背离了中国人所分享的价值共识了。
比如说,有一种特别具有中国特色的物权,就是土地承包经营权。在这次《民法典》物权编中有一个新名词叫“土地经营权”,它是从“土地承包经营权”中派生出来的,是为了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要求而进行的改变、调整、发展和完善。一个农村的居民通过家庭承包的方式取得土地承包经营权,他可以在承包经营权的期限内,通过出租、入股的方式转让土地经营权,还可以拿这个土地经营权设定抵押权,然后向金融机构进行资金的融通。这个土地经营权是一个可以进入市场自由流转的权利。这就是我们经常提到的“新三权分置”在我们《民法典》物权编中的一个体现,具有很鲜明的中国特色。
中国网:② ?
王轶:人类正处在从工业文明迈向信息文明的重要转型阶段,我们的《民法典》就编撰于这样一个特殊的文明转型期。在回应人类从工业文明向信息文明转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国《民法典》在总则编中交代了《民法典》的立法目的,确定了民法的调整对象,规定了民法的基本原则及一般规则,不包含立法技术的剩余。
B.我国《民法典》体现出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精神,是在立足中国实际、发扬中国智慧、提出中国方案、回答中国之问和时代之问的过程中自然产生的。
C.我国《民法典》编撰于人类从工业文明迈向信息文明的特殊转型期,在世界上第一次整体回应信息文明时期的新问题和新要求,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D.编撰发展《民法典》不仅完善了我国法律体系,还在我国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方面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国《民法典》各分编根据现实需求分别就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及财产关系、保护民事主体的人身权益和财产权益做了相应的规定,确实是为“民”立法。
B.“土地经营权”来自“土地承包经营权”,一个农村居民通过家庭承包的方式取得土地承包经营权,在承包期限内就拥有可以进入市场自由流转的土地经营权。
C.侵权责任编立足信息文明时代的种种改变,明确从事人体基因、人体胚胎医学研究活动的规则,确定因损害环境、破环生态而承担的责任,展现了法典的时代精神。
D.我国《民法典》的出台意义重大,既能为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提供法律保障,又能够对人类文明的整体有所回馈。
3.下列哪一项不是《民法典》“土地承包经营权”中规定的合法行为(3分)
A.村民王大把自己的土地作为商品转卖给了投资公司。
B.小李在他承包经营的园子里种植芒果、莲雾等水果。
C.小杨向登记机构申请登记,把自己的上地承包经营权转让给小陈。
D.同心县农村信用联社通过了十几个农户以上地抵押贷款的贷款申请,预计发放贷款约101580万元。
4.根据访谈内容,在文中空缺处依次补出“中国网”采访王轶时提出的三个问题。(5分)
5.作为一名中国公民,你认为国家为什么要颁布《民法典》这一国民法典?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5分)
(二)文学类阅读-单文本(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6-9小题。
给我一支枪
茹志鹃
记得我第二次向营长要求一支枪,是在那年的秋末冬初。我们部队过沂水,进入了鲁西南,那是一片遭受敌人严重践踏的地方。谁见过死去的村庄么?四处没有庄稼,村里没有树,听不见狗叫,更没有鸡啼,屋上不冒烟,路上不见人。一进去,人会浑身起一层鸡皮疙瘩。那个时候,那个地区,就尽是这样的“村庄”。部队在这样的地区作战,是相当艰苦的,要打仗,要行军,要挨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