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周周测卷:开学摸底测试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一定要保持稳定呼吸,不要焦躁,要自信,相信自己能找到答案!
2.拿到试卷后,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上。
3.不要舍不得放弃,一道题无思路做不出来,你在那里耗时间,就是在减少试卷分数!
4.越狂躁,越容易粗心,和答案失之交臂!
一、积累与运用(共21分)
1.(4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任务。
文学是对时光的一种挽留,文学就是要让青春不老。青春是美好的,它有各种各样的趣味、各种各样的快乐和各种各样的幻想,但是青春是会过去的呀。那么我们该如何保留自己最青春、最美好、最敏锐的那个时代的种种体会与记忆呢?文学的出现,就让你一下子把很多美好的东西留下来了。
以《红楼梦》为例。由于《红楼梦》的存在,林黛玉永远是一个十六七岁的女孩。(??)她生性悲观,(??)仍然非常xīlì而有灵性。她的才能卓异,她在诗歌等各方面的创作,也比别人更高级。薛宝钗也是可爱的人。薛宝钗的教养与风度,以及各个方面都能处理得当的智慧,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为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
挽留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xī lì
(3)在选文的括号处,填写适当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不但 而且 B.尽管 却 C.因为 所以 D.即使 但
【答案】(1)wǎn liú
(2)犀利
(3)B
【解析】(1)考查注音。
挽留(wǎn liú):留住要离去的人。
(2)考查字形。
xī lì(犀利):形容物体坚固犀利得如同犀牛角。
(3)考查关联词语。
“她生性悲观”和“仍然非常犀利而有灵性”是转折关系,应填表示转折的关联词。“不但……而且……”是递进关系,“尽管……却……”是转折关系,“因为……所以……”是因果关系,“即使……但……”是假设关系。
故选B。
2.(8分)名句默写
(1)杜牧的《泊秦淮》中借用典故表现诗人的忧患意识,抒发爱国情怀的诗句是:,。
(2)李商隐《贾生》中借古讽今揭示唐晚期皇帝求仙访道,不顾国计民生的现实,寄寓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的句子是:,。
(3)《陋室铭》中以“交往之雅”表明“陋室不陋”的语句是:,。
(4)孔子有言“登泰山而小天下”,《望岳》中与之相近的诗句是,。
【答案】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解析】注意“隔”“苍”“儒”“凌”等字的书写。
3.(9分)某中学开展“爱护眼睛保护视力”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阅读下面的材料,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材料一 近年来,儿童青少年“小眼镜”现象引起全社会高度重视,《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光明行动工作方案(2021~2025年)》《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适宜技术指南(更新版)》等文件陆续出台。不久前,中国消费者协会专门发布消费提示,提醒广大儿童青少年及家长们“勿轻信所谓的治疗近视广告,近视防控抓早抓小是关键”。与此同时,各地结合“全国爱眼日”积极开展科普宣传活动,让更多人了解到科学用眼护眼的重要性,提高近视预防意识。
(摘自2022年06月16日《人民日报》)
材料二
第2周周测卷:第一单元同步测试卷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测试内容:八上第一单元、第三单元后的课外诵读古诗
注意事项:
1.答卷前,一定要保持稳定呼吸,不要焦躁,要自信,相信自己能找到答案!
2.拿到试卷后,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上。
3.不要舍不得放弃,一道题无思路做不出来,你在那里耗时间,就是在减少试卷分数!
4.越狂躁,越容易粗心,和答案失之交臂!
一、积累与运用(共26分)
1.(2分)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颁发(bān) 溃退(kuì) 刹那(chà) 悄然不惊(qiāo)
B.遗嘱(zhǔ) 泄气(xiè) 翘首(qiào) 一丝不苟(gǒu)
C.要塞(sài) 咆哮(páo) 娴熟(xián) 殚精竭虑(dān)
D.轨迹(guǐ) 澎湃(bài) 镌刻(juān) 屏息敛声(bǐng)
【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情况,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做注音题,要熟悉汉语拼音规则,同时可根据形声字的声旁来推断它的读音。A项“悄”应读“qiǎo”;B项“翘”应读“qiáo”;D项“湃”应读“pài”。故选C。
2.(2分)下面有关新闻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一篇新闻的结构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B.新闻,从广义来讲,指消息、通讯、特写、报告文学等:从狭义来讲,专指消息。
C.新闻的特点:让事实说话,内容真实;报道迅速及时;语言形象,详尽生动。
D.新闻要及时、准确地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有社会意义的事实。
【答案】C
【解析】C.“语言形象,详尽生动”表述错误。应是:简明性。篇幅短小,语言精炼,简明扼要,针对性强。
故选C。
3.(3分)给下面新闻拟写的标题最为恰当的一项是( )
小麦条锈病(俗称“黄疸病”)对小麦来说是致命威胁,严重时甚至导致小麦大面积绝产。日前,山东农业大学吴佳洁团队与四川农业大学刘登才团队、美国爱达荷大学付道林团队等合作,成功克隆了小麦抗条锈病基因YrAS2388(国际编号Yr28),从而为预防该病害流行提供了新的“基因疫苗”。9月上旬,国际权威期刊《自然??通讯》在线发表了相关成果。
A.小麦条锈病是小麦的致命威胁。 B.合作才能成功取得成功。
C.基因疫苗有望攻克小麦“黄疸病” D.研究成果在国际权威期刊发表。
【答案】C
【解析】考查内容概括。消息的结构是“倒金字塔”结构,从主到次。标题应概括消息的最主要、最核心的内容。可以采用归纳法来概括内容。文段共有三句话。第一句内容是小麦条锈病对小麦的危害;第二句内容为:成功克隆小麦抗条锈病基因,为预防小麦条锈病流行提供新的“基因疫苗”;第三句内容为:《自然??通讯》在线发表了相关成果。整合归纳为:基因疫苗有望攻克小麦“黄疸病”。故选C。
4.(3分)(2022河南安阳??八年级统考期末)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生命中一定要有所热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没有它,我们将活得漫无目的,鸡零狗碎。
①但一定要有一件事
②也是我们整个生命之流的导归之处
③是我们做出任何努力的发心所在
第3周周测卷:第二单元同步测试卷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测试内容:八上第二单元、第三单元后的课外诵读古诗、名著导读《红星照耀中国》
注意事项:
1.答卷前,一定要保持稳定呼吸,不要焦躁,要自信,相信自己能找到答案!
2.拿到试卷后,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上。
3.不要舍不得放弃,一道题无思路做不出来,你在那里耗时间,就是在减少试卷分数!
4.越狂躁,越容易粗心,和答案失之交臂!
一、积累与运用(共25分)
1.(6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各题
虽然每个见过托尔斯泰的人都谈过这种xī利目光,但再好的图片都没法加以反映。这道目光就像一把zèng亮的钢刀刺了过来,又稳又准,击中要害,令你无法动弹,无法躲辟。仿佛被催眠术控制住了,你只好乖乖地忍受这种目光的探寻,任何掩饰都抵挡不住。它像枪弹穿透了伪装的甲胄,它像金刚刀切开了玻璃。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3分)
xī利( ) zèng亮( ) 甲胄( )
(2)文段中有错别字的词是“”,其正确写法是“”。(2分)
(3)语段中主要运用了修辞手法。(1分)
【答案】(1) 犀锃 zhòu
(2) 躲辟躲避
(3)比喻
【解析】(1)
犀利(xī lì):意思是形容物体坚固锐利得如同犀牛角;后引申为形容语言、文辞、感觉、眼光等的尖刻锋利。
锃亮(zèng liàng):反光发亮。
甲胄(jiǎ zhòu):泛指兵器、披甲戴盔,还指战争。
(2)
躲辟——躲避;
躲避:指故意离开或隐蔽起来,使人看不见。
(3)
考查修辞手法。
根据语句中“这道目光就像一把锃亮的钢刀刺了过来,又稳又准,击中要害,令你无法动弹,无法躲辟”可知,此句将“托尔斯泰的犀利目光”比作“锃亮的钢刀”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根据语句中“它像枪弹穿透了伪装的甲胄,它像金刚刀切开了玻璃”可知,此句将“托尔斯泰目光的力量”比作“枪弹穿透甲胄、金刚刀切开玻璃”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可知本文段主要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2.(2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藤野先生》中,鲁迅赞扬了藤野先生正直、热忱、没有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真挚的怀念。
B.朱德在《回忆我的母亲》中,用朴实的文字表达出对母亲深切的怀念。
C.茨威格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大文豪托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